山东都市圈交通建设大年开启 6+1全通火车高速直达

2015-01-20 07:55:00    作者:   来源:济南时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都市圈 德州乐陵 交通建设 山东半岛城市群 建设标准
[提要]242省道双山至文祖段改造完成并通车。记者张刚 摄□本报记者 卢明 张丹丹  近日,省道242济莱线双山至文祖段大修完成,恢复通车,济南至莱芜间道路再次升级。目前,济南—淄博铁路日均发车74趟车次,其中45趟车次为高铁、动车组;济南—泰安铁路日均发车78趟车次,其中高铁车次为36趟。

都市圈交通“建设大年”开启 6+1全通火车高速直达

  242省道双山至文祖段改造完成并通车。记者张刚 摄□本报记者 卢明 张丹丹

  近日,省道242济莱线双山至文祖段大修完成,恢复通车,济南至莱芜间道路再次升级。据悉,今年将是都市圈交通建设的大年:济南莱芜间城际高铁将深入预可研阶段;济东高速年内通车,济南到滨州实现高速直达;德大铁路将通车,滨州结束无火车历史……

  改造完成济莱道路再升级

  目前,济南与莱芜间的公路主要有济莱高速、经济南南部的仲临线(S327)、枣徐线(S244)以及经章丘的莱明路(S242)等。几条省道整体道路等级较低,制约了车辆的通行。按照规划,省道242线改造将分两段建设,双山至文祖段近日结束改造。

  19日上午从G309出发,由双山路口向北,途径文祖镇。记者在现场看到,省道242为双向4车道,护栏和安全墩已安装完成,道路、桥梁标识牌已基本到位,全程限速60公里。

  据了解,省道242线文祖至济南莱芜界段改建工程拟将二级路升级为一级路,目前工程可行性报告已交省交通厅公路局审查,正在推进办理专项审批。同时,济莱快速大道建设也在加速推进中。

  城铁预可研,开建新铁路

  “今年除道路升级外,最重要的就是深入开展济莱城际高铁预可研工作。”济莱协作区协调领导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早在2011年,山东省城际铁路建设就做过论证。2014年4月28日,国家发改委批复《环渤海地区山东半岛城市群城际铁路规划(20142020)调整方案》,济莱城际铁路走向调整为济南—西营—莱芜,规划线路长度88公里,投资约127亿元,由济南、莱芜两市政府共同出资建设,其中莱芜段长约55公里,预计投资82.5亿元,设计时速250km/h,运行时间约半小时。

  2014年7月7日,济莱两市招标确定了济莱城际铁路项目预可研编制单位为中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客流分析报告编制由济南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编制工作近期将组织实施。7月29日,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第一届市长磋商会议发布,济莱城际铁路预可研工作正式启动。预计济莱城际铁路建成后,济南至莱芜将只需20分钟。

  据了解,在整个都市圈,今年还将开通多条新高铁和城际轨道。济南—淄博、济南—泰安,原本是高铁、动车通车区域。目前,济南—淄博铁路日均发车74趟车次,其中45趟车次为高铁、动车组;济南—泰安铁路日均发车78趟车次,其中高铁车次为36趟。2014年12月10日,全国铁路执行新运行图后,济南—聊城的火车复线,日均发5趟车次。然而,三条线路在客流高峰时段,长途乘客购票量增加,一票难求,存在结构性运力不足的问题。在2015年,济南—淄博、济南—泰安、济南—聊城三条线路都将开建新高铁或城际轨道,项目建成后,济南与三地的通达时间都将缩短在1小时内。

  6+1全通火车实现高速直达

  据介绍,目前除滨州外,济南至都市圈各市都已实现高速直达。今年,济南至滨州也将实现高速直达。济东高速济南段今年将通车,济南至东营的高速路建成以后,到东营162公里,到滨州130公里。目前,滨州段大部分标段场站建设已经完成。济南段建设已准备就绪,即将开建,预计年底通车。济南至滨州段通车后,将缩短30分钟车程。

  济南至乐陵高速今年也将开通,南起济南市区,经济阳县、商河县,到达乐陵市,路线全长约115公里。该路线建设标准为6车道,设计速度每小时120公里。之前,济南到德州乐陵没有直达高速,要绕道德州市。项目建成以后,单程将可节省30多分钟。

  滨州也是全省17市中唯一不通火车的地级市。今年上半年,“滨州无火车”的历史也要终结了。带来这一改变的是德大铁路。铁路全长256公里,途经德州、济南、滨州、东营、潍坊5市,在滨州市境内长85公里,经阳信县、惠民县、滨城区3个县区,时速160公里,预留复线(时速200公里),开通动车。届时,滨州市民可乘车从滨州出发至济南或德州站换乘其他车次到达全国各地。 原标题:都市圈交通“建设大年”开启 6+1全通火车高速直达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46-8335000,或登录东营大众网官方微博(@东营大众网)、东营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zw8335000)。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王真真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