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城乡公交实现全域覆盖 镇街到城里只需2元钱

2015-01-28 08:16:00    作者:白晓   来源:大众日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镇街 公交票价 青岛汽车 全域 公交出行
[提要]当日,莱西市城乡公交一体化全面启动,49条城乡线路将串起莱西851个村庄,惠及73万莱西居民。值得注意的是,青岛市利用交运集团遍布全市的100多个场站资源,把城区、城际、城乡、镇村公交引入车站,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无缝衔接。

  49条线路串起851个村

  1月20日上午,在莱西市汽车总站院内,60部崭新的中通LNG公交车排列整齐,待命始发。

  当日,莱西市城乡公交一体化全面启动,49条城乡线路将串起莱西851个村庄,惠及73万莱西居民。

  在听闻消息后,正在等车赶往南墅镇河里吴家村的李女士很高兴。她说,之前就听说青岛很多地区都开通了城乡公交,大大方便了居民们的出行。“莱西也通城乡公交了,那可真方便了,我肯定得先感受一下。”李女士说。

  莱西市城乡公交一体化工程由交运集团作为运营主体,经营范围为城区至各镇驻地及镇村之间,将按照城际客运、城市客运、城乡公交、镇村公交有效衔接的模式,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公交客运体系。据了解,此前穿梭于城乡之间的乡镇个体小客将由4家客运企业经营。

  目前,莱西市客运班车票价采用累进制,现最高票价为河里吴家线12元,其他线路到终点站票价一般为8~10元。“莱西城乡公交票价按现行客运班车票价70%左右核定,城乡公交票价最高为8元,其他一般为2~7元。”莱西市交通运输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为方便城乡居民出行,莱西还将规划交通商业综合体1处、与青荣城际铁路莱西北站无缝衔接的公交枢纽站1处、城乡公交换乘站18处、停靠站点650处。

  城乡公交一体化

  莱西市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启动,标志着青岛城乡公交一体化实现全域覆盖,青岛由此成为全国副省级城市中第一个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城市。

  青岛的城乡公交一体化最早始于2011年,当年隧道公交正式开通。同年8月份,青岛汽车东站至即墨温泉的交运温馨巴士617路车正式开通,作为青岛市首条城际公交,成为连接城乡的一条纽带。

  2012年,即墨市在全青岛市率先实现公交全覆盖,去年,黄岛区、胶州市和平度市相继启动了城乡公交一体化工程,将在两年内逐步实现城乡公交线路覆盖到所有镇村。

  按照计划,在各区市开通镇村公交、城乡公交,完善城区公交,实现辖区内公共交通全覆盖的基础上,到2016年末,青岛市将通过开通地面常规公交(线路长度不超过30公里)、客运班车公交化运营或轨道交通等方式,解决各区市内部及相互之间、青岛主城区到各区市的公交出行问题,基本实现城乡居民公交服务均等化。届时,全市相邻区市之间将全部实现公共交通衔接,青岛主城区与各区市也将实现公共交通衔接。

  值得注意的是,青岛市利用交运集团遍布全市的100多个场站资源,把城区、城际、城乡、镇村公交引入车站,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无缝衔接。

  镇街到城里只需2元钱

  与传统的“小公共”相比,城乡公交的乘车舒适度大幅提高。而且实施按点发车运行模式,进一步提高了城乡出行效率。

  在车辆选择上,青岛市将LNG新能源公交车作为主力车型,车上都配有空调、暖风机、语音报站、电子显示屏、垃圾桶等人性化服务设施,车辆还全部装配了玻璃自爆器和发动机舱自动灭火装置。

  舒适、便捷、实惠……在采访中,提及乘坐城乡公交的感受时,这是记者听到最多的评价。

  “以前坐‘小公共’进趟城,票价要10块钱,还得等人满了才发车,现在票价只要2元钱。”在502路崭新的公交车上,胶州市铺集镇村民王泽恩对新车的舒适和便利赞不绝口。

  胶州的502路公交车采用10.5米的36座大型高一级新能源LNG燃气空调车,线路全长53公里,沿途设57个站点,间隔20分钟对开发车,65岁以上老人免费乘坐。

  城乡公交一体化后进一步降低村民的出行成本。在胶州,通过实施财政补贴,群众最多只需花2元钱,就可从各镇、街直达城区。

  即墨市城乡公交自2012年开通以来,平均票价较以前降低4元,累计为乘客节约乘车费用支出6000余万元,平均每人获得让利56.37元。

  公交车开到村口,改变了当地群众的生活方式,也拉近了城乡距离。莱西市店埠镇的黄世珍表示,“以前去镇上赶集,公交通了,以后要去城里逛超市。”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46-8335000,或登录东营大众网官方微博(@东营大众网)、东营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zw8335000)。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王真真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