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企业将上失信“黑名单”!

2016-12-14 09:08:00    作者:周国芳   来源:齐鲁晚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黑名单 拖欠农民工工资 工资支付 工资报酬 我省
[提要]每逢年末,有些忙碌了一年的农民工却为讨不着的薪水发愁。今年,我省把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情况列为综合治理考评的重要内容,尤其加大了对政府投资工程农民工工作支付情况的考核力度。

  每逢年末,有些忙碌了一年的农民工却为讨不着的薪水发愁。为了做好今年年底的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13日,省人社厅召开春节前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视频会议。从会上获悉,我省最近将印发《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评价实施办法》,明年1月起正式实施。对拖欠农民工工资违法情节严重、拒不整改的企业,在依法处理的同时,将纳入违法失信“黑名单”。

  “不能年年清,年年欠。要从机制上解决农民工欠薪问题。”会上,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韩金峰表示,维护农民工工资报酬权益,是重大的民生问题。尤其是情节严重、拒不整改的企业要按照《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社会公布办法》,及时向社会公布,并纳入违法失信“黑名单”,强化部门联合惩戒,使欠薪企业“一处违法、处处受限”。

  据了解,今年8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贯彻国办发〔2016〕1号文件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实施意见》,从强化工资支付和拖欠清偿责任、全面实施“一书两金一卡”制度、依法严惩拖欠工资违法行为、改进建设领域支付管理和用工方式、加强责任落实等方面,提出了9项创新举措。目前,我省开展了两次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检查,共追发农民工工资待遇9.21亿元,处置群体性事件188起,曝光用人单位88家。

  值得注意的是,工程建设领域的深层次矛盾还未有效解决,依然是发生欠薪的重灾区。据韩金峰介绍,一些工程项目建设资金不到位即擅自开工建设,施工企业压价竞标、垫资施工现象仍然普遍,挂靠承包、违法分包、层层转包、自然人承包等问题仍然屡禁不绝,一旦发生资金链断裂或者出现工程款结算纠纷,农民工容易成为直接的受害者。以济南为例,全市共有农民工203万人,其中,建筑业领域农民工约有61万人,占农民工总数的30%。

  随着元旦、春节临近,预计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将进一步凸显,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面临的形势比往年更加严峻,任务更加艰巨。11月29日,我省十二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的通知》,对开展专项执法检查作了全面部署。

  将建筑市政、交通、水利等建设施工企业,加工制造、餐饮服务等中小型劳动密集型企业,以及钢铁、煤炭等产能过剩行业作为检查重点,组成联合执法检查组,集中开展全面排查。

  今年,我省把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情况列为综合治理考评的重要内容,尤其加大了对政府投资工程农民工工作支付情况的考核力度。

  农民工遇到拖欠工资的行为该如何讨薪?据介绍,农民工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进行举报投诉。会上了解到,今年,人社部门将加大对欠薪违法行为的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对农民工举报投诉或检查发现的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要及时立案,纳入劳动监察执法程序,依法快速处理。对逾期不支付的,要依法责令加付赔偿金,并处以罚款,拒不支付的,要移交法院强制执行。

  此外,将进一步畅通劳动争议仲裁“绿色通道”,对农民工申请仲裁的欠薪争议案件,要优先受理、优先开庭、及时裁决。对涉及10人以上的集体欠薪争议,要当天立案、尽早结案,其中人均涉案金额1000元以上的案件,仲裁委员会主任要挂牌督办。对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案件,要适用简易程序快速处理;对符合裁决先予执行条件的案件,可以根据农民工的申请,裁决先予执行,帮助农民工尽快拿到被拖欠的工资。要继续通过流动仲裁、设立派出仲裁庭、协调法律援助机构设立法律援助点等方式,为农民工维权提供便捷服务。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周国芳 通讯员 范粟)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46-8335000,或登录东营大众网官方微博(@东营大众网)、东营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zw8335000)。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玉青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