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康梦芸
责任编辑:赵静
海报新闻记者 仇晶 济南报道
2月5日,春节假期返工首日,山东召开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大会。这场“新春第一会”为全年工作起笔定调,圈出“改革创新”这一关键词,发出“不改革不行”的动员令。
发令枪响,全省上下迅速响应,山东各市围绕大会部署,因地制宜制定方案,争分夺秒奋战“开门红”。
全省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大会现场(图片来源:大众日报)
“改革创新”成为主题词
全省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要以标志性改革创新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明确今年重点实施的92项改革任务,部署提出深化融资平台和城投公司转型改革、地方中小金融机构改革、能源转型等10项重点改革。
针对改革任务,山东各市立即行动,紧紧围绕“改革创新”明确落实方案。
2月6日,济南市委常委会提出,不断深化融资平台和城投公司转型改革、地方中小金融机构改革、能源转型改革、国资国企改革、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济青都市圈协同联动改革、城乡融合机制改革、制度型开放改革、要素市场化改革、营商环境改革等重点领域改革,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同日,青岛市“以高质量项目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动员大会召开,明确了“重点项目带动”的思路,通过突出重点领域和方向抓项目,带动各项工作纵深突破、整体提升。重点关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培育壮大人工智能等先导产业、绿色能源等新兴产业、智能家电等优势产业以及空天信息等未来产业,提升“两业融合”发展水平,不断增强海洋城市特色优势,抓好济青都市圈联动等领域项目建设,着力强功能、补短板、惠民生,提高城市承载力和吸引力。
潍坊市工作动员大会瞄准“改革创新”,谋划打好消费投资出口、工业提质增效、乡村全面振兴、项目招引建设、民生安全服务、任务落地见效六场革新硬仗。
德州市召开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议,提出把改革创新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牛鼻子”。健全政务服务机制,健全市场公平竞争机制,健全要素保障机制,健全法治保障机制,健全助企帮扶机制,建立帮扶企业闭环机制,加快推进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
2月5日下午召开的济宁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大会,则提出开拓“新”视野,全方位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激发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拿出改革魄力,坚持以改革破难题,以开放促发展,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创造活力。
2月6日,菏泽市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
各市协同联动特色发展
与此同时,山东各地也因地制宜,立足区域优势,培育增长极。
比如,作为山东的“双核”城市,济南和青岛在“新春第一会”中均强调了协同联动的重要性。烟台市召开“奋进万亿新征程动员大会”,聚焦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建设这一主题,持续提高要素集聚能力和城市竞争力影响力,增强辐射带动作用。淄博市动员全市上下掀起大抓招商、大抓项目的热潮,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奋力拼抢“开门红”。济宁市聚焦高质量招商引资和高水平开放,提出在八个方面实现新突破,包括持续扩大招商引资成果和优化营商环境。潍坊市则聚焦产业升级,提出“五大比拼”和“五大攻坚战”,聚焦产业升级、扩大开放、加力招引等重点领域,加快建设实力强、品质优、生活美的更好潍坊。
再比如,威海市2025年工作动员大会明确“坚定不移大抓经济”的总要求,聚焦聚力产业发展,推动八大产业集群提档升级,围绕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围绕“两重”“两新”等国家支持领域,强化政策研究和项目谋划。滨州市召开2025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工业经济“三大战役”暨提升市场主体活力、干部内生动力、风险防范能力“三大行动”动员大会,释放出干字当头、奋勇争先的强烈信号与坚定决心。菏泽市的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大会,则以“新质生产力”为突破口,着重强调“数字化”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价值,全力推动产业链向高端攀升。日照市召开全市项目提升年暨企业高质量发展大会,表彰2024年度日照市高质量发展优秀企业,奏响“大上项目、大兴产业、大抓发展”的城市强音。聊城市“作风深化 实干争先”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动员大会,提出重点抓好打造综合性消费新场景、促进产业提质转型、深化拓展“链长制”、抓好项目谋划争取、推动国有企业强身健体等十个“着力点”,向全社会释放抓改革、谋创新、促发展的鲜明信号。
这些举措,不仅展现了山东各地在改革创新方面的决心和行动力,也体现了各地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的智慧和策略,全省凝心聚力,共同推动山东朝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稳步前进。
潍柴雷沃一批新型农机正在装车,准备发往全国各地(来源:大众新闻)
重大项目开工资料图(来源:大众新闻)
开工号角响彻齐鲁
“新春第一会”召开的同时,山东各地也在抢抓“新春第一开工”,各地企业积极开展复工复产,吹响经济复苏的号角。
春耕未至,备播先行。山东能源集团兖矿鲁南化工的化肥生产车间里,生产线满负荷运转,一袋袋化肥源源不断下线。企业负责人介绍,他们提前部署,春节期间系统依然24小时运行,目前日产量达到1300吨以上。企业还加强与铁路、公路等运输部门对接,开辟绿色通道,确保化肥运输畅通无阻。
节后开工第一天,淄博市企业纷纷赶订单、忙生产、拓销路。山东恒利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麟铭介绍,企业通过自动输送、智能验布、数据孪生等技改项目,成功打造了省级智慧工厂和智能车间,生产效率比同行业提高了15%,人均产出提高33%,碳排放降低30%,真正实现了数字化管理、智能化运行、新质化发展。
与此同时,山东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也在加速推进。2025年春节假期,济南轨道交通建设“不停工”、运营“不打烊”,近万名建设者与运营人员坚守岗位,济南轨道交通4、6、7、8、9号线及高新东区云巴建设有序推进,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的出行服务。
放眼山东各地,工厂车间里,机器轰鸣声此起彼伏,流水线上的工人们忙碌而有序,一件件产品在他们手下迅速成型;港口码头上,吊车巨臂挥舞,集装箱如积木般被精准堆叠,货轮穿梭不息;蔬菜大棚内,农民们穿梭在绿意盎然的作物间,精准调控着灌溉与光照,为市场输送着源源不断的绿色能量……山东各地复工复产的热潮涌动,展现出经济大省的强劲韧性与活力。
新目标呼唤新作为,新任务展现新担当。如今,在政策支持、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的多重驱动下,山东正以昂扬的姿态,迎接经济复苏的春天,以标志性改革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为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山东力量。
初审编辑:康梦芸
责任编辑:赵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