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10 08:41:00 作者:分享到 来源:中国江苏网 我要评论
网购态度
在冷静中疯狂
一大波特价商品正在向你袭来,你准备好了吗?是疯狂、是冷静、是挣扎,还是旁观……你的双十一你的态度。
@发呆也是一门艺术-:去年圣诞很疯狂,今年一定要冷静冷静!我都看了日期,光棍节平安夜圣诞节都是工作日,哈哈,我一定会冷静。
@王册和王林:在冷静中疯狂。
@小雨沙沙1:本人购物从不看时间,不管是双十一还是单十一,只要是自己喜欢的,价位合适就拿下,若是不喜欢的,送我也不要。与恋爱一样,适合的就结婚,不适合的条件再好也不要。
@dorothy-minmin:商家再优惠也不会亏了自己,为啥要疯狂?
@陷到里面去了T_T:12日才发工资的,表示想疯狂也疯狂不起来啊……哎!
@saka5555:去年疯狂,今年打算冷静,但看了购物车,发现也没有冷静到哪里去。
@木木家小窝:去年凑热闹了,今年不想了,收货时间太漫长,伤不起,今年我就看热闹吧。
@大大的麦芽菜:去年很疯狂,今年没关注,结果这几天家里冰箱坏了,然后我就又不淡定了。
@海芋田下雪:去年疯狂,今年很冷静的。购物车里一件宝贝都没有,虽然各网商天天对我进行短信微信轰炸,今年就没有消费欲望。
奇葩假条
扎堆请假防媳妇购物成瘾
改密码不靠谱,还是亲自在电脑边上盯着安心。于是,微博上各种“靠谱”的请假条诞生了。不要笑,要严肃,没有看到领导批复都是“准了”吗?
网传最热的一条请假,是一位徐姓的工程师所写:“媳妇收藏了不少天猫、拉手网的团购,11月11日请假1天,回家看着媳妇,防止败家,请领导批准。”主管在假条上批复:“准了,不过当领导的要批评你一下,媳妇花点钱正常。”随后,经理也签字“同意”准假,还补充提醒“注意家庭和睦”。
不同的假条展示了大家不同态度。消费型员工的假条写道:“公司福利待遇不好,好不容易等到双十一半价,再说还有红包拿,东西确实便宜,领导就准了吧。”躲避型员工的理由是:“双十一到了,去年女朋友花光了我银行卡所有积蓄,这次要带她出去玩一天,躲过双十一,请领导批准!”
请假凶猛,有公司就“扛不住”放假了。网传山东某科技公司的一份通知称,很多已婚的同事,要求回家看好自己的另一半,以免家庭经济财产遭受重创。未婚同事想着11日凌晨抢红包赚外快,早上上班也提不起精神。公司经过慎重考虑后,决定“光棍节”放假一天。该微博一经
发出就迅速扩散,网友表示老板很人性化,“羡慕嫉妒恨”。
有网友就呼吁,全国假日办应该将11月11日设为法定假日,果断比黄金周更刺激消费啊!
学界良心
高校通知寝室通宵不断电
有放假的“良心企业”,也有“放电”的“良心学校”。为方便学生双十一购物,潮汕职业技术学院决定当晚通宵不断电不断网,小伙伴们各种普大喜奔!
潮汕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官网宣布,应广大同学倡议,本着实用、经济、适用的原则,学校特决定:周末晚上(11月10日)通宵不断电不断网,同学们晚上可以放心购买自己所需书籍、生活用品等!
各大高校同学纷纷发来“贺电”,盛赞此乃学界“良心”。并提醒小伙伴们,别忘了妈妈的话:“不要乱花钱!”
有人欢喜有人愁,另一张通知让不少同学“极度抓狂”。网友@o乔安娜o也晒出一张学校通知,不过是一张“停电通知”:为了保障学校的教学科研,2013年11月11日00:00-02:00全校范围停电。这下同学们“炸锅”了,断电如何扫货,“墙裂呼吁潮汕学院接管”。
数据说话
电商用户超九成投身双十一
双十一的拼杀很激烈,究竟有多少人在跟你抢呢?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新鲜出炉的《2013网络购物双十一数据快报》显示,在约2.4亿的电商用户中,有意参与双十一网购“火拼”的占到了92%。
数据报告显示,双十一各大电商的网购金额预计将达到772.8亿元,平摊一下,人均322元。你有没有拖后腿?在消费额度中,50元-100元的物品最受欢迎,计划购买的占33%,而超过1000元以上“大件”,有意购买的网友仅占2%。
双十一购物,85%用户最在意价格,74%在意精品,57%关心配送,29%看重支付是否方便。双十一计划消费人群中,20岁-34岁的,占到了72.1%,而50岁以上的人群仅占3.1%。
“女主内、男主外”是一种中国传统,衣食住行的事情多是女性打理;也有人说,购物是女人的天性。不管如何,在有意参与双十一网购的人群中,女性占到了71%。因此,在各类物品中,服装服饰、鞋靴箱包、化妆品最期待,天猫、淘宝销售预计可超500亿元。汽配建材等,当然只能坐“冷板凳”。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