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泡菜“入遗”原来是捏造 联合国警告:别再炒了

2013-11-12 09:57:00    作者:   来源:中文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韩国泡菜 辛奇 朝鲜日报 人民日报 kimchi
[提要]韩国政府于今年3月正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关于“泡菜及越冬泡菜文化”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请,最终审查结果将于今年12月揭晓。这与全国人大代表、湘菜大师许菊云的话殊途同归:饮食文化是一个民族文化本质特征的集中体现,也是考察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与心理特征的社会化石。

  泡菜与和食,不过是世人常吃的食物,如何就算是世界遗产了呢?倘如此,八大菜系岂不更应入选?

韩国泡菜为何能“入遗”?

  韩国政府于今年3月正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关于“泡菜及越冬泡菜文化”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请,最终审查结果将于今年12月揭晓。

  据韩国《朝鲜日报》新近报道,为了让韩国泡菜申遗成功,韩国有关方面首先把这种泡菜改名为“KIMCHI”(中文译为“辛奇”,有论者认为,这如“汉城”易名“首尔”一样,是“去中国化”),接着花了三个月拍摄了专门的推广片,在《纽约时报》大张旗鼓刊登广告。

  值得注意的还有,此番韩国泡菜的代言人有两位,一位是大学教授,一位是韩国著名演员。据《朝鲜日报》报道,著名演员金仑珍代言韩国泡菜时,一分钱代言费也没收。

  《人民日报》李强撰文称,拥有1800年历史的珠算曾是世界上最快的演算工具,入选非遗当之无愧。这泡菜与和食,不过是世人常吃的食物,如何就算是世界遗产了呢?倘如此,八大菜系岂不更应入选?

  要论食材之广泛、口味之丰富、技艺之精湛,恐怕所有饮食都不是中餐对手,但申报非遗不是厨艺大赛,食物蕴藏的文化才是核心。

  韩国人认为,代代相传的越冬泡菜,反映了邻里间“分享”的精神,增强了人们之间的纽带感和归属感;日本人则宣称,和食是一种“尊重自然,通过用餐增进家庭及集团联系的社会性习俗”。可见,说“吃喝”,还是物质性的;称“饮食”,则有了文化的内核。

  的确,各国为了争取入选,打的正是“文化牌”。法国人成立了一支由米其林三星大厨、国会议员和大学教授组成的申报委员会,并请著名影星杰拉尔.德帕迪约出马代言。

  在日本,诺贝尔奖得主辈出的京都大学正考虑开办料理学科,日本料理学会会长村田吉司自信地表示:日本料理可以带动世人养成更健康的饮食习惯。

  这让人想起著名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的判断:饮食是“最敏锐的象征符号”,可以反映文化的内在结构。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王真真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