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讲堂里的分手课受追捧 报名接近500人

2014-01-14 17:22:00    作者:   来源:中国青年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分手 太阳照常升起 分手吧 讲堂 婚姻与爱情
[提要]57岁的上海华东师范大学老师洪亚非最近特别火,这位教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老师,“业余”开了一门选修课——“婚姻与爱情”,课容量84人,报名接近500人。有关分手的最后一课,洪亚非给学生讲了一段苏格拉底与失恋者的对话。

  57岁的上海华东师范大学老师洪亚非最近特别火,这位教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老师,“业余”开了一门选修课——“婚姻与爱情”,课容量84人,报名接近500人。从供求关系来看,莘莘学子对爱情充满了迷茫与渴望。

  为什么开这门课?洪亚非解释:“上海校园连续发生因为情感问题导致的轻生事件,希望开一门课,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爱情婚姻观。”既然这门课是为了解决问题,那么你侬我侬的甜蜜爱情就不用多说了。所以,洪亚非授课的精华之一是“分手”——分手对大部分初尝恋爱滋味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尤其自己还是被甩的那一个。

  怎么分手?这是一门课,涉及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从原因到方法、从理论到实践,洪亚非都有研究。

  分手前:都是感情出了错

  分手的原因很多,经过洪亚非的考察,总结了这样几种类型:一是不相匹配,多发生于一见钟情,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发现彼此在志趣、学识等方面都相去甚远;二是外在干扰,两个人志趣相投、互生爱慕,但是偏偏有家庭、社会等外力的干扰;三是中途生变,恋爱之初是甜蜜的,但是中途出现第三者,或者一方的思想、地位出现重大变化,于是各奔东西;四是识破庐山,恋爱初期为求速成矫揉造作,牵手后双方本性暴露,互相埋怨,一拍两散。

  洪亚非说:“以上原因归结起来,其实感情才是分手的唯一原因,其他因素先影响了感情,再导致分手。”

  分手有三种类型:一是双方感情还在,不得已分手;二是一方提分手,另一方被动接受;三是双方都没了感情,分手大吉。第一种和第三种都比较容易解决,第二种最棘手。

  “提分手”这件事儿,男生女生选择的方式差异很大。都说男人来自金星,女人来自火星,分手也是如此。洪亚非向广大男同胞提醒,女孩提分手往往有情绪性、试探性,是一种“爱的曲折表达”,嘴里说的未必是心里想的。女孩一句“我们分手吧”就像口头禅,大概和“我不高兴”是相近的意思。此时,她最希望得到男朋友的回答:“没有你我就去死!”如果再加上若干撕心裂肺的表情、动作,效果更佳,她听了之后马上会很满足。

  讲到这里,洪亚非总结了一个小秘笈:如果女孩很愤怒地说我们分手吧,那多半是可以哄回来的;但如果有一天,她很冷静地打电话约你在某个咖啡馆谈事情,那就要当心,她来真的了!

  对于男人而言,提分手是深思熟虑的结果。洪亚非举了一个例子:不久前上海媒体报道,一对谈了8年恋爱的情侣闹分手,闹到惊动了警方。警察叔叔问男孩为什么要分手,男孩说是女孩提出来的。女孩哭着说:“我是说说的呀,想知道他到底爱我多少。”洪亚非分析:“其实这个女孩不了解她的男朋友,他内心肯定早就起了变化,这次不过是顺水推舟。”

  分手前,吵架是免不了的,男女之间吵架的学问就更大了。对此,洪亚非30多年来一直贯彻的原则是“老婆永远是对的”。“女孩吵架,所为的事情一般不大,只是一种情绪发泄。女孩在恋爱时的自尊心特别强,听不得半句有损自尊的话,所以男生不如让着一点,你说她对,她的自尊心会得到极大的满足。老婆当然不可能永远对,这是一种艺术。”洪亚非说。

  不过,比较无奈的一个事实是,有时候女孩一意孤行,男孩也不能直接劝阻,还得等整个事情尘埃落定之后,男孩才能语重心长地说:“你看……”然后,再帮女孩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王真真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