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1-15 09:38:00 作者: 来源:新华网 我要评论
新华网杭州1月14日专电(魏董华、吴洋)“今年没有时间陪,总以为还有很多个下一年,这么一算,其实少得可怜。”临近春节,一道被称为“史上最残酷”的亲情计算题让无数网友感慨,陪伴父母身边的日子其实很短。
“假如父母再活30年,假如自己平均每年回家1次,每次5天,减去应酬、吃饭、睡觉等时间,真正能陪在父母身边的大概只有24个小时,30年总共才720小时,差不多一个月。”每年临近春节,这道“亲情计算题”总会在网络上成为热议的话题。
不少网友表示,对很多远离家乡的人而言,把“常回家看看”的歌声唱进现实中,并非易事。工作在他乡,但工作牵绊、路途遥远,时常让回家的梦遥不可及。
“所谓的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台湾女作家龙应台的《目送》成为现代生活中越来越多两代人之间关系的注脚。
采访中记者发现,“回家成本高”“交通不便”“工作太忙没时间”“假期另有安排”等成为子女“无法回家或较少回家陪父母”的理由。
“虽然也有年假,但因为别的安排经常回不了家。”老家在重庆,毕业后便留在上海工作的刘郁华说,“过年的7天假期里,大概有一半以上的时间用在了走亲访友、同学聚会上,真正在家陪父母的时间只有一两天。”
而对于从陕西来浙江打工的王永利来说,一张过年返乡的火车票才是“回家尽孝”的最大阻碍。她告诉记者,因为距离远、交通不便、车票难求,她从西安来杭州打工这五年,很少回家。
虽然“常回家看看”已写入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将长年在外的子女应经常看望或者问候父母从道德义务上升为一种法定义务。但正如上述,现实有诸多无奈。
未必准确的“亲情计算题”的答案很残酷,但更多是一种善意、有益的提醒。父母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赡养,更需要精神心灵上的慰藉。树欲静而风不止,百善孝为先,尽孝不待时。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