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爱用"呵呵" 网友:若是现代人将被嫌弃

2014-02-18 09:35:00    作者:小 悦   来源:济南日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苏东坡 呵呵 自是一家 柳七郎 苏轼
[提要]如今,在网上聊天时,当有人不知道该说什么时,就用“呵呵”两个字应急。苏轼留下大量书简,短则十余字,长则百字,内容是军国大事加上鸡毛蒜皮,更有“呵呵”数十处以资调味。

  如今,在网上聊天时,当有人不知道该说什么时,就用“呵呵”两个字应急。可谁曾想到,早在北宋时期,大文豪苏轼就是“呵呵”爱好者。他曾写信给好友:“近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显然是对自己的新词颇为得意。他给因“河东狮吼”出名的好友陈季常写信:“一枕无碍睡,辄亦得之耳,呵呵。”意思是只要晚上睡得舒爽,写词只是小意思。

  苏轼留下大量书简,短则十余字,长则百字,内容是军国大事加上鸡毛蒜皮,更有“呵呵”数十处以资调味。他跟文与可开玩笑,在《与文与可》一信中写道:“不尔,不惟到处乱画,题文与可笔,亦当执所惠绝句过状索二百五十疋也。呵呵。”说文与可不给自己画画的话,苏东坡就要自己到处乱画,还要署上文与可的名字。或者自己就拿着文与可给他承诺画画的绝句去告状索赔了。

  宽以待人、达观处世,不就是苏轼的人生写照吗?假若东坡不再“呵呵”,真不知他被一贬再贬、越贬越远的官宦生涯如何度过。 (小 悦)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王真真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