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2-24 10:25:00 作者: 来源:中国新闻网 我要评论
曾患慢阻肺病的萧国恩(中),为换肺等了4年,其间一度危殆,要做准备与家人见最后一面,幸去年11月等到有心人捐肺,令他可再呼吸新鲜空气。图右为其女儿萧咏文。图片来源:《明报》
中新网2月24日电 脑科医生负责判断病人是否已脑干死亡,担当判断生死的“判官”,病人捐出器官的安排要在此决定后才能启动。据香港《明报》报道,香港去年共有165宗心、肝及肾脏捐赠个案,较前年的194宗下跌14.9%,香港食物及卫生局长高永文呼吁市民支持器官捐赠。
高永文昨出席香港移植学会主办的“器官受赠者感恩大会”,提及以往深切治疗部、脑科等医生要保持中立位置,甚少参加呼吁器官捐赠的活动,以免病人家属误会医生为鼓励器官捐赠,而过早放弃病人,但有关顾忌随着社会开放及讨论,不再存在。
脑神经科医生见证病房生死
玛嘉烈医院脑神经科高级医生刘国光表示,器官衰竭病人往往靠机器维持心跳,唯有脑神经科、脑外科或深切治疗部医生可作脑干死亡证明,其间由至少两名医生先后检查,确认病人死亡。
该院脑神经科常接收因中风或交通意外死亡个案,每年约有20多名病人死后捐出器官。刘医生忆述,一年半前有对30余岁年轻夫妇,妻子突然中风送院,数日后撒手人寰;丈夫在医生做最后检查前,买来99支玫瑰放在昏迷妻子床头,并唱了歌手郑中基的《无赖》再次求婚,弥补妻子往日埋怨他求婚时不认真的遗憾。该丈夫在医生证实妻子脑干死亡后,捐出其心、肝、双肾及双眼角膜共6个器官,共救治了6人。
获捐肺后再吸清新空气
器官捐赠中,捐赠肺部个案最少,去年仅4宗,其中一名受捐赠者为去年11月接受肺移植的萧国恩。他自2005年起从事郊外灭蚊工作,未有戴口罩长期吸入蚊油、杀虫剂等,加上吸烟至2009年时身体变差,发烧及呕出绿色的痰,更有左心房衰竭,终确诊慢阻肺病及肺气肿,肺功能只余两成,开始轮候换肺,等了4年。
萧为生计坚持工作,一年后病情恶化,“由屋企行去升降机已经好气喘”,需长期吸氧气,生活担子转移到妻子身上,去年一度危殆,但不久后等到有心人捐肺,“做完手术醒过来,那口空气真的清新一点”;他说患病时只能靠妻子推轮椅,现时最感谢捐赠者令他可再“拖到太太只手”。另20年前曾患肝癌的黎衍森,去年发现肝衰竭曾一度心跳停顿,本以为等不及换肝,未料决定死后捐出器官时,签捐赠卡两日后即等到有人捐肝,令他能陪伴一对儿女成长。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