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08 10:51:00 作者: 来源:汉网 我要评论
连日来,记者走访武汉多家医院急诊科发现,除了各种疾病需抢救的病人,轻生患者在急诊室也时有遇到。“命救过来了,心病却没得到救治。”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精神卫生科主任胡一文说,70%自杀未遂者经急救处理后就回家了,他们当中绝大多数都伴有精神或心理问题,只有少部分人会在急诊医生的建议下转至精神科接受心理治疗。而最令急诊医生痛心的是,上次救过来后发现这位患者再次自杀送来抢救。
为情所困成“头号杀手”
18岁女孩不止一次自杀
一周前,18岁的佳佳(化名)跟男朋友小熊拌了几句嘴,一气之下她掰断温度计,划伤自己的手腕,就在小熊冲过去阻止时,佳佳居然吞下温度计!
吓傻的小熊立即将她送到武科大附属天佑医院急诊科。该科护士钟帼为佳佳做完CT检查后,发现温度计已滑进肠道,必须住院治疗,可佳佳却不愿意。
这已不是佳佳第一次自杀了。为了说服佳佳,小熊都下跪了,还叫来了佳佳的婶婶看着她,可她还是趁机跑掉了。钟帼只能叮嘱小熊一定要注意观察,随时就医。
钟帼说,做出这样极端行为的轻生患者多半有心理问题,他们门诊每个月都有二三十个这样因轻生而来的患者,以年轻人为主。而在月均急诊量2000人以上的武大人民医院、市三医院,轻生患者就更多,几乎每个月都有三四十个。
武科大天佑医院精神卫生科主任胡一文曾对该院就诊的100位自杀患者做过调查,其中90人都是因负性生活事件诱发,主要包括恋爱问题、婚姻问题、家庭矛盾、生活压力等,而婚姻、恋爱问题导致的自杀占到了四成多。
以为孩子是“吓唬人”
其实是严重的抑郁症
“受刺激只是诱因,根本原因还是自杀者有抑郁倾向。”胡一文说,他调查的样本中,有70人在后来的就诊中证明已患上了抑郁症,20人属于人格有问题,只有10人是在自杀前就被诊断为精神有问题。但遗憾的是,这70人不仅没有意识到自己有精神问题,面对急诊医生的心理疏导,还特别排斥。
市三医院急诊科主任万少兵对此“深有同感”。他说3月份有一位60岁的婆婆因身体不好,老觉得活着没意思,跑去跳桥3次,每次被家人及时救下后,都因血压飙升送过来急救。第3次送过来的时候,万少兵认为婆婆可能已经出现心理问题,就劝了她几句,并建议她去看看精神科,没想到婆婆反倒指责道:“你心理才有病呢!”
除了患者外,家属也很反感急诊医生的“心理干预”,尤其是年轻病人的父母,他们认为急诊医生小题大做。万少兵说,几乎所有的家长都认为抑郁、焦虑等精神疾病离孩子很遥远,孩子做出自杀的傻事只是想“吓唬人”。
“这是一个误区。”胡一文指出,事实上自杀未遂者中有一部分因为重度抑郁或焦虑,死亡愿望非常强烈,只是因为自杀方法不足以致死或者被及时抢救。
治好心理上的病根
才能避免二次自杀
“一提到要精神科医生会诊,家属就如临大敌。”武大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徐顺生说,每天都有急诊转过来的自杀患者,这些患者还是因为已经出现妄想、幻听等明显的精神问题症状,家属不得不听从急诊医生的建议转到精神科。
徐顺生说,绝大多数家属认为自杀未遂的人不需要精神医学的干预,特别是不需要使用精神药物。其实,即使自杀者没有患上精神疾病,其心理状态也是极不稳定的,在进行危机干预和心理治疗的同时,适当使用一些精神药物是有益的。
“到精神科看病不代表被贴上精神疾病的标签。”胡一文认为家属对“精神科”有些反应过度。如果不及时解决心理问题,再次自杀的危险随时存在。他还认为,面对反应激烈的家属,急诊人员可立即请精神科医生会诊,能有效减少“漏诊”。
(原标题:18岁女孩一怒吞下温度计 60岁婆婆先后三次去跳桥)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