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27 16:52:00 作者:贾兴鹏 邢郑 来源:人民网 我要评论
4月24日,首都经济圈和京津冀发展论坛在北京社科院举行,北京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赵弘表示,要突出重点,在京津冀区域内加快建设若干个新一代卫星城,但是离北京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
赵弘表示,卫星城在规划中是很老的概念,但是全球来看卫星城发展到第四代,第一代主要是卧城,就是今天的回龙观天通苑单一的居住功能,后来慢慢加进产业功能,加进服务,不断演进到第四代,第四代是离城中心比较远,同时在这个区域有完善的公共服务,教育、医疗,保证居民高质量的需要,同时又一定的产业,能够解决一部分人在卫星城的就业。另外一部分可能和主城区联系,第四代卫星城就形成。
卫星城有三个关键点,一个抓不住都难以成功。第一距离,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太近就会形成卧城,起不到疏解作用,只能加剧中心内部功能的集聚。太远没有吸引力,不管什么交通方式很难满足半小时到达的要求,国外经验表明30到70公里是适合的。第二,通道。卫星城和主城之间一定是大容量一站式的市郊公路,因此大容量的市郊铁路是必须的。第三,规模。卫星城和主城规模都要控制,现在北京晚了,北京主城太大。坐高铁到南站我到木樨地还要一个小时,今天天津和北京两地中间的高铁20分钟半小时,但是我们很难把北京和天津彼此当成卫星城使用,因为两端太长,中间半小时,南站到木樨地又一小时,显然不能实现半小时的要求,因此规模要控制这是必须的。(贾兴鹏 邢郑)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