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费大涨能否缓堵?

2014-04-27 18:07:00    作者:   来源:新华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停车费 赞成 行车 中心城区 商业停车场
[提要]一类地区住宅区露天停车场从过去每小时1元上涨到每15分钟1元,上涨幅度300%(方案一);路边咪表停车从每15分钟2元上涨到每15分钟5.5元,最高限价由80元/天上涨到176元/天(方案二);商业停车场由半小时5元上涨到15分钟4元(方案一)。
图

  一类地区住宅区露天停车场从过去每小时1元上涨到每15分钟1元,上涨幅度300%(方案一);路边咪表停车从每15分钟2元上涨到每15分钟5.5元,最高限价由80元/天上涨到176元/天(方案二);商业停车场由半小时5元上涨到15分钟4元(方案一)。

  如果调价方案按目前设定标准通过,往返在一类写字楼和住宅的上班族每月停车费估算或高达4000元,年停车费超过4.8万元,停一年车一辆QQ就没了。按照车辆使用年限10年来保守计算,在车辆报废前,停车费够买一辆宝马3!

  这份调查报告显示,对于提高中心城区停车费,广州受访市民“不赞成”的比例达51%,明显多于“赞成”的38%;对于提高停车费,会否让广州市民减少开车到中心城区,多达56%的受访市民表示“不会”,表示“会”的仅为34%。

不能治堵为何还非要涨不能治堵为何还非要涨

  路边临时停车位是公共资源,收费也无可非议,但如果资费“扶羊角直上九万里”,甚至超过违规停车罚单,岂能不招人非议?笔者认为,是该地交通部门利用手中的公权,把路边停车费推上了云端。

  大幅地提高停车费是否就可以很好地解决交通拥堵?比起发达国家公共交通系统较高的分担率,我国的大多数城市普遍不高。目前市民仍愿意以金钱换时间和便利。以广州为例,地铁、公交要达到便宜舒适方便的临界点可能还要几年时间,单纯的涨价不意味着拥堵和停车难随之便能实质解决。甚至方案自身也指出,城市交通必须综合治理才有良好成效,提高停车费标准只是城市交通综合治理的措施之一,其作用有一定局限性。

  要治理拥堵,首先是规划要科学,要充分考虑到人流、车流畅通的问题。相关部门为了面子,为了政绩,将省市两级的优质公共资源集中在一起,迫使市民要从白云、番禺、从化、花都各区蜂拥至中心区域的弹丸之地,然后政府再矫情地声称:为了你们行车能够畅快一些,咱们决定把停车费的价格涨起来。实际上是要让市民为政府的错误规划买单,而这些买单的钱还进了国有企业的腰包,国有企业正好借此填补某些不好意思暴露的窟窿。真是“一箭三雕”。

  我们刚步入汽车时代,有关行车停车的矛盾还会不断涌现,在飞速变化而纷繁复杂的现实面前,像停车费这样事关民生的公共决策都应采取审慎原则,而不能想当然,或以计划经济的惯性思维,绕过必要的公共程序,只做些“听涨会”的表面文章。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刘亚敏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