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居民楼裂开拳头大缝隙 专家称不影响正常使用

2014-04-28 15:17:00    作者:马晓晴   来源:法制晚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玉海园 开发商 楼体 物业 建委
[提要]玉海园三里14号楼楼底部的裂缝能“吞”入拳头摄/法制晚报记者马晓晴 侯主任告诉记者,目前,玉海园一里的14号楼,玉海园二里的11号楼和玉海园三里的1、2、9、11、14、25和26号楼均出现了楼体下沉和裂缝等问题。

  玉海园三里14号楼楼底部的裂缝能“吞”入拳头摄/法制晚报记者马晓晴

  二里11号楼地下室墙壁上的缝隙约有3米长、2指宽摄/法制晚报记者马晓晴

  原标题:楼开裂 缝隙能吞下拳头

  法制晚报讯(记者 马晓晴) “房子每年都往下陷,真怕什么时候塌了。”海淀区玉海园小区多位居民联名给《法制晚报》写信,反映小区房屋存在质量问题。今天上午,小区开发商称,本周会派人去物业了解情况。

  联名信

  24位业主向法晚求助

  近日,本报收到一封来自玉海园小区居民的信,信中提到该小区存在着地面塌陷、房屋散水下沉、建筑材料以次充好、管道崩塌等问题。落款处留有24位业主的签名。

  日前,记者来到小区,物业负责人朱经理和侯主任介绍了问题楼的详细情况。据介绍,玉海园小区分为一里、二里和三里,均为拆迁安置房,分别于1997年、1998年和2001年建成入住。

  朱经理表示,最早发现楼体开裂情况是在1999年,第一批居民入住2年左右,玉海园一里有个别楼体出现了裂缝。在随后的15年里又出现了房屋下沉、地面塌陷和管道崩塌现象。

  侯主任告诉记者,目前,玉海园一里的14号楼,玉海园二里的11号楼和玉海园三里的1、2、9、11、14、25和26号楼均出现了楼体下沉和裂缝等问题。

  探访多栋楼出现问题开裂缝隙可伸进拳头

  玉海园三里是出现问题最多的区域,共有7栋楼出现了问题。记者跟随三里14号楼楼长王胜利来到1号楼看到,一层外墙处多处开裂,裂缝可塞进两个指头。

  而在14号楼,整个楼底部有一条15到20厘米宽的裂缝,物业朱经理很轻松地将一个拳头伸了进去。王胜利告诉记者,这都是楼体下沉造成的,楼体每年都往下沉,所以裂缝就越来越宽。在二里11号楼地下室,墙壁上裂了一条约3米长、2指宽的缝隙。

  此外,物业朱经理告诉记者,小区发生过很多次管道坍塌和管道堵塞现象,水管破裂、下水管堵住和往上返水等情况也时有发生。小区地面每年都得塌几回。

  朱经理说,2011年,海淀区住建委联合小区办等10多家单位,并协同房屋质量鉴定的专家前来小区鉴定过一回。当时专家说:“不排除房屋质量问题,但不影响正常使用。”但这一说法,居民们并不认同。

  多位居民担心,前不久浙江奉化居民房倒塌事件会在小区上演。

  追访居民提要求区住建委协助开发商检测

  记者联系到玉海园小区的开发商——北京海开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办公室王主任表示,并不太清楚玉海园小区的问题,需要向总公司请示,再给记者答复。

  今天上午,记者再次联系北京海开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办公室王主任回复称,公司知道这件事后很重视,本周会向玉海园小区物业了解情况,之后会对此事进行答复。

  今天上午,海淀区住建委建筑行业管理处站长西平表示,玉海园小区问题拖得时间比较长,很多问题并不可以简单概括。之前开发商找相关部门对个别楼做过抽检,但对小区整体并未做过检测。是否属于危楼及地面塌陷原因无法定论。

  “业主没有向住建委反映过此事,住建委也没有收到任何书面申请,上级也没有下达过指令。”西平表示,居民可以向开发商提出检测要求,住建委会协助进行检测。

  文并摄/记者马晓晴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刘亚敏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