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价实习生”趁早歇了吧

2014-04-30 16:25:00    作者:陈 健   来源:济南日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理财产品 天价实习生 高校 证券日报 免检
[提要]“我们银行提供暑期实习机会的前提是,实习生父母的定期存款达到50万元。恐怕令欧美高校意想不到的是,这份信赖竟然被中国的商业银行做成了一本万利的独家生意,成了赢取客户、售卖产品的经营秘籍。

  “我们银行提供暑期实习机会的前提是,实习生父母的定期存款达到50万元。”日前某股份制银行工作人员介绍,50万存款条件仅适用于海外留学需要的暑期实习,如果以找工作为目标,存款至少上千万元。(《证券日报》4月29日)

  说白了,银行实习机会能够卖出天价,受到有钱人的热烈追捧,与银行自身没有多大关系,关键还是欧美高校源于对商业银行的普遍信任,认为银行招录的实习生均可“免检”录取。恐怕令欧美高校意想不到的是,这份信赖竟然被中国的商业银行做成了一本万利的独家生意,成了赢取客户、售卖产品的经营秘籍。

  诚信是无价之宝。当银行开始售卖自身信用的时候,“天价实习生”的水平就难以保证。长此以往,等到欧美高校发现以后,遭殃的恐怕不只是弄虚作假、靠“拼爹”拿到一纸证明的留学生,中国银行业的整体信誉也会遭受重创,这对以信用为本的银行业来说不啻为一场灾难。

  从世界范围来看,没有任何一家银行能够靠叫卖实习名额、给“富二代”背书开证明获得迅速发展。更重要的是,有钱人也不是傻瓜,不会就凭一纸实习证明放心地把巨额资金存在某家银行、购买理财产品。所以说,售卖“天价实习生”名额的把戏还在早点歇了吧,认真创新理财产品结构,提高服务质量,才是银行吸引客户的经营正道。(陈 健)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刘亚敏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