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矿工养老“无处可去”:万余人退休床位仅40个

2014-05-03 09:43:00    作者:蒲德贵 张明英   来源:工人日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退休矿工 床位 矿工家属 矿井 松藻矿区
[提要]重庆能源集团松藻矿区,一个5万多矿工家属的电力煤生产基地,近日,笔者在该公司社区服务中心了解到,该公司员工1.7万多人,退休矿工1.1万多人,且逐年退休的矿工在10%左右,却只有一个养老院,40个床位,仅为现有退休矿工养老需要床位的0.004%。

  重庆能源集团松藻矿区,一个5万多矿工家属的电力煤生产基地,近日,笔者在该公司社区服务中心了解到,该公司员工1.7万多人,退休矿工1.1万多人,且逐年退休的矿工在10%左右,却只有一个养老院,40个床位,仅为现有退休矿工养老需要床位的0.004%。老年矿工们正面临着养老“无处可去”的尴尬。

  重庆能源集团松藻矿区拥有7个矿井,其中,松藻煤矿、石壕煤矿、渝阳煤矿等6个矿井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机械化程度不高,用人多,也是加速矿区老龄化人口增多的原因之一。退休矿工过去长年累月在井下工作,阴暗潮湿的环境让他们多半都患有慢性疾病,日常就医支出费用占工资的30%以上。发生在这群人中的“因大病返贫”的家庭尤为突出。

  更令人堪忧的是,每个矿井单位都存在上千名以上的退休矿工,退休月收入普遍在2000元左右,他们中98%的家庭属于一个退休矿工养活一个家庭的状况。

  重庆能源集团松藻矿区年产500多万吨原煤,在重庆市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企业,笔者从该公司社区服务中心了解到,他们主管11个社区,5万多员工家属,其中,退休矿工达到1.1万多人,再加上他们的老伴,这个数字已经超过2万多人。

  但是煤矿社区由企业自建、自管,在服务职能上不能满足职工需求,且煤矿大多地处偏远,当地政府主管的社区公共服务职能不能延伸到边远矿区,比如社区医院、养老院、老年活动中心等,几乎是空白一片。矿区老龄化人口进入加速期,目前7个矿井中,唯一的养老院仅40个床位,能容纳养老人数40人。

  该公司为了解决老龄化人口的服务,每年要从利润中拿出1500万元,承担矿区生活设施、环境设施改造,同时,该公司工会组织还专门出台了救助扶贫办法,每年拿出250万元用于退休贫困矿工家庭的生活、大病,以及其他困难的救助。

  据笔者了解,在全国拥有1万多座煤矿,数百万矿工,数千万矿工家属,几乎每一个矿井都存在养老难题。

  (蒲德贵 张明英)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刘亚敏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