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陵东5公里发现45座墓 墓主疑为兵马俑制造者

2014-05-05 16:56:00    作者:周艳涛   来源:华商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丽邑 兵马俑 墓主人 屈肢葬 出土
[提要]据《史记》记载,秦王政十六年(公元前231年)在帝陵附近置丽邑;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移民3万家到丽邑。孙伟刚说,在出土陶器中发现“丽”字陶文,由此可初步判断该墓地为从属于丽邑的一处重要的小型秦墓地,是为秦始皇帝陵建设服务的。

秦陵东5公里发现45座墓 墓主疑为兵马俑制造者

  秦墓出土现场

秦陵东5公里发现45座墓 墓主疑为兵马俑制造者

  秦墓出土的文物

  昨日,从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专家去年在秦陵东5公里处发现45座秦墓,专家推测,这些墓主人应该是为秦陵建设服务的,秦陵出土的兵马俑、武器等文物或许就出自他们之手。

  发现:45座秦墓均为单人屈肢葬

  2013年,省考古研究院在临潼区马额街道办事处冢王村西南清理发掘了一处古墓葬,距离秦陵5公里左右。

  经勘探,专家确定墓葬分布区范围为东西长约1200米、南北宽约300米,面积约36万平方米的区域。之后,在面积约6500平方米区域内,共发掘墓葬50座,其中秦墓45座,汉墓1座,晚期墓葬4座。

  45座秦墓中,墓葬形制为竖穴土坑墓和竖穴墓道洞室墓。考古发现,这45座秦墓均为一棺结构、单人屈肢葬。据专家介绍,“屈肢葬”是秦人墓的一个典型特征,是将身子蜷缩,一般双腿下部弯曲,分为仰身屈肢和侧身屈肢。

  “丽”字揭开墓主人身份

  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孙伟刚说,这些墓葬级别不高,但在出土的部分陶器上,发现了“丽”字的陶文,这对揭开墓主人身份具有重要的意义。

  据《史记》记载,秦王政十六年(公元前231年)在帝陵附近置丽邑;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移民3万家到丽邑。在丽邑里居住的,有修建秦陵的工匠,也有负责监管的人员,也有来自关东六国的人员,同时,还设置有军事机构。

  孙伟刚说,在出土陶器中发现“丽”字陶文,由此可初步判断该墓地为从属于丽邑的一处重要的小型秦墓地,是为秦始皇帝陵建设服务的。

  据专家推测,此次发现的这些秦墓,可能有的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修建秦陵的“项目经理”或者“工程监理”,也可能是制作兵马俑、秦陵文物的工匠,要真正确定他们的身份,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修建秦陵 为何设置“丽邑”?

  修建秦陵时为什么设置丽邑,丽邑里又都是什么人呢?

  据专家介绍,多年来,在秦始皇帝陵园及周边遗址墓葬中出土了较多的带丽邑等戳记的陶文,说明当时丽邑是一个规模较大的城市。侍奉帝陵是丽邑设立的主要目的,秦王政十六年,设置陵邑,是为修建自己的陵园工程做好充分保障。

  其次,设置丽邑也起着削弱关东六国的残旧势力,巩固秦帝国统一大业的作用。根据史书记载,当时将关东六国及秦国内部豪族大贾迁徙至丽邑。丽邑作为修建秦始皇帝陵的陵邑机构,其内设置的军事力量,起着监督修陵隐工刑徒的作用。秦始皇帝陵的修建工程,平时就多达几十万人,大部分为关东六国的自由民、刑徒等,一定数量军事力量的存在,当会保证这些修陵人在平时的劳动中不至于造反起义,这也正是几十万人修陵而未有大规模罢工或揭竿而起的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

  (华商网-华商报 记者 周艳涛)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刘亚敏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