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断腿鸟妈妈获救后马上飞回鸟巢孵蛋(组图)

2014-05-14 08:39:00    作者:唐心萌   来源:沈阳晚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孵蛋 牛背鹭 沈阳网 母爱子 钻带
[提要]”  张海波告诉记者,他年轻时就爱鸟,退休后加入了拍鸟者的行列,自称“鸟人”,因为观鸟拍鸟让他找到了生活的乐趣。”  张海波想通过《沈阳晚报》呼吁大家能够从我做起,爱护鸟类,和鸟类做朋友,保护他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制止那些残杀鸟类的行为。

照顾

  照顾

苏醒

  苏醒

罕见牛背鹭断腿倒挂枝头

  罕见牛背鹭断腿倒挂枝头

  原标题:断腿的鸟妈妈飞上树带伤孵蛋

  “鸟人”张海波奋力营救精心照料

  公园、湖边或是林中,你或许能看到这样一些人:背着双肩包,挂着望远镜,拿着照相机,拎着三脚架,时而驻足倾听,时而踮脚远望,时而轻步移动……他们自称“鸟人”,观鸟拍鸟、救鸟护鸟成为生活的主旋律,张海波就是其中之一。5月11日,年过花甲的“鸟人”张海波在辽中珍珠湖拍鸟时,成功救下一只负重伤的雌性牛背鹭,雌鸟带伤孵蛋感人至深,“母爱太伟大了,无论是鸟还是人,这份爱永远不会变质!”

  它腿被缠得死死的

  而且已经断了

  “它奄奄一息了,只剩眼睛还稍稍闪动。”

  11日上午,张海波和同伴来到辽中珍珠湖沿岸的树林里拍鸟,收获颇丰。中午11点左右,正当张海波转身要离开树林时,一抬头看到枝头挂着一团白色的东西。“倒挂在树上,我以为是哪里飘来的塑料袋呢,可隐约听到几声鸟的哀叫声,定睛一看才发现,倒挂在树上的正是北方极罕见的牛背鹭。”

  张海波告诉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牛背鹭倒挂的树枝离地面有五六米高,人根本没办法爬上去,“我当时把镜头拉近,才发现牛背鹭的腿被细绳缠得死死的,而且已经断了,它也奄奄一息了,只剩眼睛还稍稍闪动,太让人心疼了!”张海波说,“就算是普通的鸟受伤,看着都揪心,更别说是罕见的鸟了。”

  施救40分钟

  牛背鹭脱险

  “它已经昏迷了,树枝上、腿上都是血。”

  “无论如何,我都得想办法把它快点救下来!”张海波告诉记者,当时他的脑中只有这一个念头。随即,他找了一圈,身边只有三脚架能派得上用场,可三脚架抻直不过一米多,根本够不到五六米高的树枝。“我突然想到,车里有一根绳子,就赶紧抄近路连钻带爬地穿过树林,拿到绳子后跑回来,把绳子的一端固定在砖头上,另一端抛上树,以便把树枝拉断。”

  足足花了40多分钟,张海波终于将树枝拉断,牛背鹭被成功救下。“腿被细绳缠住,估计是它挣扎,结果越缠越紧,腿就被勒断了。”张海波说,“我又用随身携带的指甲钳将细绳一圈一圈剪断,把牛背鹭捧在手里的时候,它已经昏迷了,树枝上、腿上都是血。”

  草丛中盖“窝”

  先治伤再喂水喂虫

  “担心它再出意外,一直在不远处看着。”

  张海波说,爱鸟的他对鸟类的生活习性都有所了解。“我知道牛背鹭是鹭鸟中唯一一种不吃鱼只吃虫的鸟,所以我先用随身带的创可贴和医用胶带把它折断的腿缠好固定,喂它喝点水,又在附近草丛抓点虫喂它,折腾好久,它总算是醒过来了。”

  张海波说,“随后我又和同伴在有水、有草、有虫的草坪里给它搭了个窝,把它放在那里,我担心它再出意外,所以一直站在不远处看着它。”

  它一瘸一拐走了几步

  扑腾翅膀飞上树

  “它趴在树窝里带伤孵蛋,我感动了。”

  “我转头拍个小鸟的工夫,牛背鹭就踉踉跄跄地站起来,一瘸一拐走了几步,扑腾着翅膀飞上树了。”张海波告诉记者,起初他觉得很奇怪,心里默默埋怨,可当他追随着牛背鹭的踪影,看到它趴在树窝里带伤孵蛋时,感动得快要流眼泪。“林中遇到一个当地村民,他说每年五六月份正是这群牛背鹭孵蛋培育幼鸟的时候,这些鸟孵蛋时雷打不动,一心护蛋,真令人钦佩。”

  张海波告诉记者,当天恰逢母亲节,他感慨良多。“看到这只受伤的牛背鹭,我想,无论是鸟还是人,母爱子的这种情感都是最纯粹、最动人的。”他说,“为人父母我知道,如果换成人,即使母亲受伤了,也不会把孩子扔在一旁,哪怕身子再不舒服,也要赶紧回到孩子身边保护他们,这就是伟大的母爱。”

  拍鸟两年

  救鸟不下百只

  “希望大家爱护鸟类,和鸟类做朋友。”

  张海波告诉记者,他年轻时就爱鸟,退休后加入了拍鸟者的行列,自称“鸟人”,因为观鸟拍鸟让他找到了生活的乐趣。拍鸟之余,他也把救鸟、护鸟当成自己的责任。“有时在公园、湖边拍鸟,总能看到一些人拿着弹弓打鸟,或者拉张网捕鸟,每当看到这些人,我都特别气愤。”张海波说,“所以,只要我看到这些不法分子,我都会上前制止、说服教育一番。两年多,救下的鸟不下百只啊!”

  张海波想通过《沈阳晚报》呼吁大家能够从我做起,爱护鸟类,和鸟类做朋友,保护他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制止那些残杀鸟类的行为。

  牛背鹭

  体较肥胖,喙和颈较短粗,是唯一不食鱼而以昆虫为主食的鹭类,也捕食蜘蛛、黄鳝、蚂蟥和蛙等其他小动物。其与家畜,尤其是水牛形成了依附关系,常跟随在家畜后捕食被家畜从水草中惊飞的昆虫,也常在牛背上歇息,因此得名。中国长江以南繁殖的种群多数为留鸟,长江以北多为夏候鸟。每年4月初到4月中旬迁到北方繁殖地,9月末10月初迁离繁殖地到南方越冬地。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唐心萌 照片由张海波提供)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刘亚敏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