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5-16 15:46:00 作者:王培 来源:合肥晚报 我要评论
合肥已经在全省率先建成首个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预警系统,今后合肥人饮水更有安全感了。昨日,记者从省住建厅获悉,董铺水库和大房郢水库这两个“大水缸”的水质,已经能够实现24小时全天候自动监测和预警。
据悉,该预警系统建成后,在两大水库将各有一个岸边固定监测站,设在水厂取水口附近,监测自来水水源水质;同时分别在两大水库上游来水区域各有两个浮标监测子站,可以监测外来水源水质情况。
除了常规的监测设备外,系统还有专门针对生物毒性的监测。由于水生生物是最敏感的,如果水源地周边有了污染事故,可以第一时间有所反映,利于环保部门及时了解周边水环境情况。一旦水库周边出现了水污染情况,水质监测系统将首先从水生生物毒性监测中发现端倪,及时发出预警。过去,曾发生外省高速公路因事故对新安江水质造成污染的事件,而合肥的饮用水源地也有部分紧挨高速公路,如果发生意外情况,第一时间了解水质污染情况就很重要,因此新的水质监测预警系统最明显的好处就是高效。
据了解,以前对两大水库的监测是每月一次的人工监测,时效性差,虽然也能及时掌握两大水库的水质状况,但还不是最好的保护和预警措施。而这套新系统能每4小时为一周期进行监测,数据可以及时汇总到监测站,如果水质有问题,可以进行快速应对。
据省住建厅相关人士介绍,目前,全省已有合肥、滁州这2个城市建成饮用水水源水质全天候自动监测预警系统,监测的项目为除了水质五参数,如水温、pH、溶解氧、电导率、浊度外,还包含了氨氮、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总氮等指标,水质健康信息一目了然,有效地保障了中心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的安全。(施勇 本报记者 王培)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