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老人立遗嘱将百万遗产给保姆 家属拒绝履行

2014-06-17 09:18:00    作者:林方岱   来源:南海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唐某 保姆 拒绝履行 立遗嘱 公证遗嘱
[提要]久居三亚的八旬老人树某早年与妻子分居,在此期间,为了方便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树某的儿子找了一位保姆唐某照顾其生活起居。针对此事,保姆唐某表示,树某在遗嘱中写明的内容是其自愿行为,现在树家人拒绝履行遗嘱,双方正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此事。

    久居三亚的八旬老人树某早年与妻子分居,在此期间,为了方便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树某的儿子找了一位保姆唐某照顾其生活起居。树某去世后,其四个儿子发现,父亲在生前居然瞒着家人立下遗嘱并进行公证,遗嘱中写明价值百万的部分房产及商铺全部归保姆所有。对此,树某的四个儿子表示不服,拒绝履行老人遗嘱,与此同时,保姆唐某为了拿到房产,一纸诉状将树家告上法庭。目前,原被告双方正在法院的介入下进行调解工作。

  老人去世后家人才知其偷偷立遗嘱

  据了解,树某生前是一名离休老干部,1987年,树某离休后,当时的崖县政府给他划拨了三亚河西区四更园使用面积384平方米、建筑面积191.4平方米(现三亚湾通海4巷2号)的土地。1996年,树某将一块堆放垃圾的空地整理出来,用来种植苗圃和盆景,并得到了三亚园林部门的批准,现今,树某的家人在这块空地上盖起了商铺。

  据树某的亲属介绍,树某早年因感情问题和妻子分居。为了方便照顾老人的日常生活,2006年期间,其二儿子找来了保姆唐某照顾树某的生活起居。2013年,树家人怀疑保姆唐某对于树某的家产另有所图,随后将其解聘,此时,唐某照顾树某已有7年时间。

  树某的其中一名儿子向记者介绍,父亲离休前几年的精神状态还尚可,随着年纪越来越大,情绪也越来越极端化,总觉得周围的人要害他。家属把树某送往三亚安宁医院诊断,最终诊断为精神分裂症。而保姆唐某被解雇后,将老人的房产证、医疗卡、存折等证件全部拿走。

  2013年10月14日,树某因病去世,随后树家收到了保姆唐某的起诉状。树家人这才获悉,2012年期间,树某在三亚公证处立了一份公证遗嘱。在这份公证遗嘱中提到,在树某过世后,保姆唐某可获得三亚四更园的82平方米的土地使用权,地上一层左侧两间约75平方米的房屋,以及门前的一间商铺(据估算价值为百万余元)。

  家属拒绝履行遗嘱双方闹上法庭

  树某的儿子们认为,父亲一直就有精神不正常的情况,因此在做公证遗嘱期间,可能是受到了唐某的诱导,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因此他们不会履行遗嘱内容。

  针对此事,三亚市公证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公证遗嘱时,树某按要求填写了相关材料,自己表述遗嘱内容,他们只是提供打印文件。如果树某的儿子们对遗嘱的真实性表示质疑,可向法院提起诉讼。

  针对此事,保姆唐某表示,树某在遗嘱中写明的内容是其自愿行为,现在树家人拒绝履行遗嘱,双方正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此事。

  记者从负责审理此案的三亚市中级人民法院了解到,目前此案正在二审之中。在先前的一审判决中,法院判决公证遗嘱合法有效,除门前的铺面外,遗嘱中提到的住房两间、厨房、卫生间、陈列室归唐某所有。树家人对此不服提起上诉。

  2014年6月12日,此案在三亚市中级人民法院进行二审,在审理中,主要争论的焦点为,唐某是否按照遗嘱中的要求照顾树某,公证遗嘱是否有合法性。遗嘱中的共有财产在未进行资产评估情况下进行分割,是否有效。在二审中,法庭建议双方调解。树家人表示,唐某提出的条件如果合理,他们会撤诉,如果不合理,就等待法院的判决。目前,双方仍在调解中。南国都市报记者林方岱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刘亚敏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