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18 16:56:00 来源:华龙网 我要评论
3个月前,4岁的小唯不小心吞下一个“口哨”,在医院治疗后回家,哨子虽然没被取出来,但说话没问题了。3个月后,小唯突然呼吸困难,被送到重医附属儿童医院抢救。主治医生表示,哨子在小唯的喉咙里呆了3个月,可能已被一圈肉包裹住了。
小唯是四川省大竹县人,3个月前,她在家找到一个塑料圆筒,上面有一个小洞,用嘴吹会发出声音,于是当口哨吹着玩。然而,就当她吹着玩时,突然打了个喷嚏,嘴里的“口哨”被吸进了喉咙里,小唯当场猛咳起来,呼吸困难。随后,小唯被家人送到医院救治。
当地医院诊断小唯是支气管异物,但是由于小唯吞下的口哨是塑料制品,CT平扫并没有发现确切异物,只能给予小唯输液治疗。出院后,小唯仍然有点咳嗽和喘气,说话有时还带口哨的声音,但是没有影响到生活,于是父母就没有继续带她求医。
直到6月8日,小唯突然呼吸困难,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骨间隙出现明显凹陷,当地医院无法治疗。6月9日一早,小唯就被送到儿童医院。该院呼吸科二病房副主任医师李渠北教授了解了小唯的病史后,通过纤支镜检查,发现小唯的声门下气管十分狭窄,纤支镜到达那里后根本无法继续伸入,顶部还有肉芽增生,因此无法断定“口哨”是否仍卡在喉咙,如果强制性将纤支镜伸入可能会造成大出血等严重情况。
6月13日早上,呼吸科联合耳鼻喉科、胸心外科、放射科的医生一起为小唯进行了会诊,最终拟定通过纤支镜介入冷冻技术将异物取出。当日下午,医生顺利将“口哨”取出,小唯恢复了正常呼吸。重庆商报 记者 黎静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