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18 08:54:00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我要评论
寒冷冰冻天气席卷我国南方,南方实现集中供暖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其实,随着南方迎来新一轮大范围雨雪,关于南方应该供暖异议已经不大,关键是如何供暖。需要算算经济账、资源账和民生账,探一探南方实现供暖的最佳路径。
中国供暖分界线已不合时宜?现状:南京、扬州部分小区已实现集中供暖
60年前制定的供暖分界线已不合时宜
浙江多地经历元旦暴雪考验;江西启动暴雪四级应急响应;8日起安徽南部又迎来暴雪……我国南方地区正在经历一个多年少见的“寒冷”冬季。“最冷寒冬”也让南方供暖再度引发热议,一项有2万名网友参与的调查显示,超过80%的被调查者支持南方供暖。
据市政管理部门规定,在北京、山东等集中供暖的北方省市,室温测量标准多数为不低于16摄氏度。按照秦岭—淮河这一供暖分界线,上海、武汉、合肥等南方城市并非强制供暖区域。然而在这些城市,冬季室内常温经常低至10摄氏度,雨雪天甚至在零摄氏度以下。以至于有人调侃,冬天北方人“穿单衣喝冷饮”,而南方人则是“取暖基本靠抖”。
对此,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王珏林指出,秦岭—淮河线是历史产物,随着国家经济状况的大幅改善和气候的剧烈变化,这条线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情况,南方供暖的需求理应得到满足。
集中供暖的经济账
按照支出计算,北方的取暖费用并不便宜。北京市民周先生表示,按照一季30元/平方米的最高标准计算,其130平方米的住宅每月取暖花费超过900元。在南方的采暖主要是电器为主,安徽合肥市民姜女士表示,她冬天一般是开空调取暖,其140平方米的住宅电费每月约为400元到500元。这么算来,南方采暖的成本要比北方便宜不少。
王珏林指出,现在南方实行集中供暖还存在三大难题。一是经济问题,比如补贴难,集中供暖带有惠民性质,对于南方的地方政府而言,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二是资源紧张,现在南方的电力、北方的燃煤都比较紧张,全国都实行集中供暖将会让资源更加紧张;三是设施问题,集中供暖需要大面积的设施建设,对于南方既有建筑而言,还没有供暖配套,这是一项庞大的改造工程。
从经济角度看,2012年北京市投入约30亿元补贴供热企业以确保居民供暖效果,供暖补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从环境角度看,业内人士介绍,北方采暖建筑也消耗了大量能源,要占到我国建筑能耗的40%左右。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江亿对媒体表示,如果南方都采取集中供暖,将会极大增加我国的能源压力。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