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23 09:15:00 来源:咸阳日报 我要评论
和全国许多地方一样,咸阳民间也流传着“十月一、送寒衣”的民俗。古人称十月为孟冬,十月初一是进入寒冬季节的第一天。进入冬天,人们要加衣添棉,抵御寒冷。而由生者的御寒加衣,人们自然又想到死者的防冷需要,于是就逐渐形成了“十月一,送寒衣”的风俗,也因此把这一天叫作“寒衣节”,形成循例予以祭祀。
【十月一送寒衣】“寒衣节”祭祀先祖习俗源于孟姜女
在咸阳民间,“寒衣节”祭祀的隆重程度与清明节无异,这一天要去祖先的坟地祭祀,祭品除平日里的香裱烧纸外,重点要焚化纸糊成的衣服、被褥及鞋袜等,这就叫“送寒衣”。
当然,“十月一,送寒衣”的风俗和“寒衣节”的由来在民间还有许多版本,诸如“朱元璋‘授衣’传说”、“蔡伦嫂子慧娘卖纸传说”、“江苏‘红豆饭’传说”等,但流传更多更广的是来自于“孟姜女千里送寒衣”的传说。《荆楚岁时记》、《清嘉录》都记载了孟姜女哭长城这个传说故事。民间传说,孟姜女新婚燕尔,丈夫就被抓去服徭役,修筑长城。秋去冬来,孟姜女千里迢迢,历尽艰辛,为丈夫送衣御寒,谁知丈夫却屈死在工地,还被埋在城墙之下。
在农历十月初一这天,孟姜女寻到埋葬丈夫的那段长城,悲愤交加,以痛哭感天动地,竟哭倒长城八百里,露出了丈夫尸骨。她就在长城脚下哭祭丈夫,并把带来的棉衣烧掉。由于这样一个故事,长城内外便将农历十月初一这天称作“寒衣节”。“十月初一送寒衣”,也因此成为北方凭吊已故亲人的风俗。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