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03 08:09:00 来源:荆楚网-三峡晚报 我要评论
在一些边远的落后地区,受制于发展水平,人们依然信奉着“早种稻早收谷,早生儿孙早得福”的古训,农民的养老和福利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早婚早育依然是对未来的最好保障。另外,受教育不够,没理想,没追求,人生缺少选择,更缺少出彩的机会。说直白点,早婚现象是村民出路单一化、人生定型化的必然结果。
13岁新娘戳中发展失衡的软肋 村民出路单一化、人生定型化
11月27日,云南金平县者米乡小翁寨村13岁的秀秀和16岁的小听在鞭炮声中举行了婚礼。初中未毕业就辍学回家结婚生子,这种现象在云南红河州金平县内并不罕见。(12月1日腾讯网)
原来我们的生活之中不都是iphone6、跑男、星巴克、烛光大餐,原来还有如此落后愚昧的现实被我们有意无意地忽略了。
我国古代是一个 “早婚国家”,比如唐代,男15岁、女13岁以上;明代,男16岁、女14岁以上。相较古代,云南金平县的情况并没有多少改变。
早婚实在不是好现象,十几岁的小孩,心理和生理显然不够成熟,甚至他们自己都还是个孩子,怎么能肩负起生养孩子的责任。因此,新中国成立后,早婚陋习被强制改变。1950年颁布的第一部婚姻法规定的法定婚龄为男20岁,女18岁;1980年修改婚姻法时,又调整为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
事实上,随着物质水平不断提高,精神生活的多元化,加之计划生育政策的深入宣传,早婚的社会土壤在大部分地区已不复存在,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剩男剩女”反倒成为新的社会问题。但在一些边远的落后地区,受制于发展水平,人们依然信奉着“早种稻早收谷,早生儿孙早得福”的古训,农民的养老和福利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早婚早育依然是对未来的最好保障。另外,受教育不够,没理想,人生缺少选择,更缺少出彩的机会。说直白点,早婚现象是村民出路单一化、人生定型化的必然结果。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