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社交病“妈癌”解析 分“良性”、“恶性”

2014-12-08 08:29:00    作者:   来源:人民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患者;妈癌;新型社交病;解析;良性;恶性
[提要]妈癌成新型社交病。依本人之见,我觉得对于“妈癌”患者也不一定要一棍子打死,这里面可以细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种。这些无微不至地关爱你的“妈癌”患者,永远有更正确的人生选择,永远懂得更好地生活,而你,不好意思,只配被他们“关爱”。

妈癌新型社交病解析 分“良性、恶性”两种(图)

  妈癌成新型社交病。

  当时我并不确切知道它的意思,不过凭多年上网及使用网络词汇的经验,再闻一闻这个词所自带的不友善,甚至指责、批判的气息,我已经能大概猜到它的意思。查阅一番之后,我的想法基本得到证实,就是指那些“紧张别人比起紧张自己还重要,处处为他人担心为他人着想的人”。经过网络的演绎和延伸,这个词的最新定义已经变成“八卦、关心、追问别人私事的人”。

  这种人,大家应该不会陌生,基本上每个人的身边都会有一些吧,轻度者的共同特征是会经常关心、紧张别人的事,有事没事就会追着别人建议:“要赶快结婚呀!”或者“孩子要上学了,去××学校就没错”;他们也喜欢教别人一些做人的道理,比如“老公就是要管才行”或者“不要随便让你老婆到处认识朋友……”之类的。

  依本人之见,我觉得对于“妈癌”患者也不一定要一棍子打死,这里面可以细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种。良性的“妈癌”患者,动机基本是善良的,他们给你的一些建议,往往出于自己吃过的亏、长过的智,他们希望你能吸取他们的教训,少绕一点弯路。他们给出建议,但不左右你的选择;他们会提供经验,但并不试图控制你的路向和人生。比如恋爱结婚,“良性”的人会这样劝:“早点成家,有利于全心立业啊。”但如果你不听劝,他们也不会拉齐三姑六婆当庭逼嫁;但恶性的“妈癌”患者是受不了别人不听他的,他们的做法,往往是打着关爱的旗号进行羞辱或指责,然后告诉你他的观点和生活才是值得你仰视的存在。无论你什么时候拍拖、结婚,买什么车、在哪买楼,甚至生小孩前选择哪家医院产检,他们都会告诉你:“唉呀,你怎么选这个(人家谁谁谁的老公或老婆如何如何),哪里哪里才好啊(我当初选的就是那里,如何好如何好)……”如果你不听,他会比你还紧张,恨不得集齐人手拿枪逼着你向他的建议看齐。这些无微不至地关爱你的“妈癌”患者,永远有更正确的人生选择,永远懂得更好地生活,而你,不好意思,只配被他们“关爱”。通过这样的方式,他们终于从自己苍白的生活里获得了可怜的一点优越感。

  作为晚辈,面对长辈的关爱和朋辈的扶持,善意扑面而来,值得我们珍惜。但某些关爱要是让你闻到的不是善意的气息,而是不舒服的味道,你大可以和对方保持距离,做好自己即可。自己有自信,“妈癌”患者自然就没有了打击方向。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46-8335000,或登录东营大众网官方微博(@东营大众网)、东营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zw8335000)。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赵静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