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07:02:00 来源:华商报 我要评论
原标题:苏醒后手写“护士没吃饭”
当班护士被感动:5个字很简单,感情却特别重 老人家属:对医护人员的感激发自肺腑
“延安大学咸阳医院一名七十多岁的患者经过13名医护人员6个小时的奋力抢救,终于被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老人醒来的第一时间,用颤颤巍巍的手写出了‘护士没吃饭’五个字。”近日,这样一条消息在微信朋友圈及网上引起热议,众多网友被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相互理解所感动。
护士:
当时我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10月21日上午9时许,71岁的郭师傅在延安大学咸阳医院做检查时,突然意识丧失,医院紧急启动绿色通道,将患者送往该院胸痛中心抢救。检查发现,患者是因为左肺不张、右侧胸腔大量积液、纵隔移位引起的急性缺血缺氧性脑病。13名医护人员经过6个小时抢救,才将老人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当日下午3时许,老人苏醒病情稍微稳定后,用两根手指在自己嘴边挨了一下,比划出一个类似吃饭的动作,这一幕正好被在病房填写护理记录单的护士田梦园看到。“我以为老人插着气管不舒服,想拔掉。”细心的田梦园上前询问后,插着气管不能说话的老人摇了摇头,然后指着田梦园手中的护理记录单,又看了看笔。田梦园将纸和笔递到老人手里后,老人用颤颤巍巍的手写出“护士没吃饭”五个字。
“特别感动,当时我的眼泪就在眼眶里打转。”昨日中午12时许,在延安大学咸阳医院心血管内科六病区,田梦园告诉华商报记者,老人写的字很简单,感情却特别重。她认为,病人苏醒后首先想到的竟然是护士,虽然只写了5个字,里面却包含着大爱。
与田梦园一样,不少延安大学咸阳医院的医护人员也被感动,在他们看来,这件小事在医患关系紧张的今天更显得难能可贵。
家属:
对医护人员发自肺腑地感激
“这是对医护人员发自肺腑的感激。”昨日下午2时许,在病房里,郭师傅的老伴王女士称,四五年前,老伴得了心脏病,肺部积液一多,就容易造成呼吸困难。10月21日早上9时许,她与医生推着老伴做检查,准备扶上检查床时老伴出现晕厥,多亏医生一把抱住。随后,多名医护人员立即对老伴进行抢救,花了6个多小时。“医护人员一直跟着。”王女士说,直到当日下午3时许,老伴才有了意识,得知自己被抢救了6个多小时,“他眼睛有点湿润。”
王女士说,老伴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平时也会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看到老伴写的字后,她立即招呼医护人员去用餐,却遭到大家婉拒。她坦言,老伴已多次住院,经常看到医护人员在紧急情况下顾不上吃饭,“全力抢救病人,我们发自内心感动。”
“每次都是医院抢救了我的生命。”躺在病床上的郭师傅仍很虚弱,他称,医护人员非常辛苦,为患者着想的精神深深感动了他,“谢谢他们的敬业精神。”
延安大学咸阳医院副院长张海涛称,医院以前收到很多患者及家属送来的表扬信和锦旗,不过老人以关爱的形式向医护人员表达感激这是第一次,体现了病人对医护人员的疼爱、关心和鼓励,也构建了良好的医患关系。 华商报记者 薛望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