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6 06:58:00 来源:扬子晚报网 我要评论
原标题:女子结识男子相处一月被骗万元 从相见恨晚到最终露出了马脚
“我俩认识将近一个月,他说的每一件事都是假的!”昨天,郑女士向记者讲述了一段不愉快的遭遇。今年“十一”前,她通过微信认识了一名姓于的男子,相见恨晚的感觉让他们很快确定了恋爱关系。但随后男子于某的一系列“离奇遭遇”,让郑女士跟着提心吊胆,而为了帮于某“脱险”,她一次次慷慨解囊。可是,令郑女士伤心不已的是,经过各方核实,于某的这些经历都是编造出来的,有事是假,要钱是真。
通过微信结识满意男子
郑女士回忆,“十一”前,她通过微信,认识了这名姓于的男子。通过微信一聊,她觉得这男子谈吐不俗,说话温文尔雅,于是“印象分”颇高。再一细聊,郑女士得知于某46岁,与自己年龄相仿,共同话题也不少。
“他最开始也总是说相见恨晚什么的。”郑女士说,于某的甜言蜜语说了不少,核心的意思就是两人相识是一种缘分。在微信上聊了一段时间后,他们两人决定见上一面。
在第一次见面时,郑女士和于某吃了顿便饭。饭后,于某提出要带郑女士去打打球休闲一下,于是便带着她来到北苑路附近的一家科研院所。这样一个机关大院,于某随意进出无人盘问,在活动室打球更是无人阻拦,郑女士便更相信,于某真的是这里的领导干部。
郑女士与于某相处不到一个月,就发展到了谈婚论嫁的阶段。“他还说要把工资卡交给我保管,钱虽然不是重点,但这个想法让我觉得他是真心实意的。”郑女士说,近一个月来,她也认识了于某的一些朋友,也通过于某的口述了解到了他的家庭情况。“他的母亲瘫痪在床,他说老人的心愿就想看到儿子成个家,这种孝心也挺让我感动的。”
多次掏钱助他化险为夷
“前段时间于某过生日,从那时开始就没有消停过。”郑女士说,于某的“离奇经历”是从他过生日开始的,这其中的一幕幕细节仿佛是电影剧本,只不过惊险的故事最终都需要郑女士出钱来化解。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