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14 07:02:00 来源:法邦网 我要评论
导读:身陷传销组织,你会通过何种方式求救?近日,华声在线报道了一件大学生被女网友控制在手机店留下求救信息的事件。那么,传销组织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犯了什么罪,是否构成非法拘禁,请看下文。
大学生见女网友被控制
大三学生小勇被女网友骗到湘潭一个疑似传销组织,手机也被收走,出门还有人跟着。就在这种情况下,他趁跟着的人不备,在一手机店老板的电脑里留下自己父母的手机号、自己的身份证号,以及自己被困宾馆的名字。
华声在线讯 “178……baba139……mama135……522……芙蓉。”1月11日下午两点多,湘潭一手机店来了四个年轻男女,其中一男子在老板的电脑里偷偷留下一条奇怪的信息,里面还有几个电话号码。
老板觉得蹊跷,拨打了其中的一个号码,接电话的是留下信息男子的父亲。原来,该男子叫小勇(化名),在青岛上大学。此前,他从青岛来到湘潭见女网友,之后,家人与其失去联系。1月12日凌晨,小勇父母连夜赶到湘潭并报了警。1月12日晚,小勇打电话给其父母,表示自己被网友骗进了一个疑似传销组织,手机也被没收了。12日凌晨,他乘人不备才逃出。
非法拘禁罪如何认定处罚
非法拘禁罪,是指以拘押、禁闭或者其他强制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犯罪行为。非法拘禁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身体自由权,所谓身体自由权,是指以身体的动静举止不受非法干预为内容的人格权,亦即在法律范围内按照自己的意志决定自己身体行动的自由权利。公民的身体自由,是公民正常工作、生产、生活和学习的保证,失去身体自由,就失去了从事一切正常活动的可能。
我国宪法第3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因此,非法拘禁是一种严重剥夺公民身体自由的行为。
非法拘禁罪的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犯罪主体包括无权行使拘禁权的人和有权行使拘禁权的人滥用职权两种非法拘禁行为。本罪在犯罪主观方面的表现是故意,过失不构成本罪。即行为人明知自己采取的行为会产生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而故意为之,并积极追求这种结果产生的故意行为。
非法拘禁罪在客观上的表现是:1.行为人有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行为;2.行为人实施了非法拘禁行为,故意剥夺他人人身自由;3.行为人有造成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结果;4.行为人采用了捆绑、关押、禁闭等手段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人身自由权。
女网友等人非法剥夺小勇自由,侵犯了他人的身体自由权,其行为已经涉嫌非法拘禁罪,应受到法律的处罚。
延伸阅读:
诈骗求职大学生近8万元2009年初,待业大学生马某在台球厅结识了王某,王某表示能为其介绍到某事业单位工作,但需要马某出钱疏通关系,马某表示同意。之后在王某的多次欺骗下,马某先后交给王某共计金额78500元。马某在等待三个月后仍没有得到工作,在其多次讨......
故意毁坏财物罪怎么量刑朱某系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某村挂职大学生村官。2008年的一天,朱某在该县瓯北镇建行清水埠分理处ATM机上存钱时,由于机器故障,钱被吞掉。后银行给朱某退钱,但朱某认为银行少退给了自己200元,并一直怀恨在心。为了泄愤,朱某伙同其朋......
杭州刑事律师温馨提示:2012年新修正的刑事诉讼法规定,犯罪嫌疑人有权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委托辩护人,需要提醒的是,在侦查期间,委托的辩护人只能为律师。
如果您遇到刑事问题,可以拔打免费刑事法律咨询电话:,专业刑事律师为您提供服务!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