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16 07:18:00 来源:红网 我要评论
(原标题:学生不及格罚家长发红包折射出几多问题)
11日晚,铁岭市民王女士(化姓)在孩子班级家长微信群内,看到了班主任发送的一条信息,要求所有的科目都以及格为标准,凡是不及格的学生,其家长必须差一分发一元红包。王女士按照老师的要求算完之后,发现自己要发的钱太多了。(1月15日 央广网)
从新闻看,该班成绩不理想,班主任有点着急上火,想通过督促家长方式来督促学生努力学习,以提高成绩。提升成绩的想法没有错,但是罚家长在群里发红包的做法却违背了教育真谛。
提高教学成绩应该是老师和学校的事情,不能强加在家长头上,老师的活儿不能让家长来干。学生成绩不好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忽视这些原因,只是一味惩罚家长,讲不通。
这些年,素质教育喊得山响,教育主管部门不断三令五申,严禁给学生排名次,严禁以成绩论英雄,但是从惩罚成绩差的家长来看,这种三令五申已经完全失去效用。
惩罚家长在群里发红包,对于低分学生及其家长而言,简直是“游街示众”,不仅侵害了学生隐私权,也侵犯了家长的尊严。
我国现行的教育方针,是要求学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学校与老师不能仅仅盯住学生成绩不放。倘若成绩差就该让家长发红包,那么请问,思想品质不好、身体不好、不热爱劳动的学生家长是否也要发红包?仅仅让成绩不好的家长发红包,这难道不是只追求“智育”而罔顾其他的做法吗?这显然违反了现行教育方针。
还有,家长们在群里发红包,班主任是不是也参与了抢红包?如果班主任抢了红包,那么这种经济来源是否来路不明?是否涉嫌利用权力与职务之便,获取灰色收入?班级里不及格的人肯定不少,那么被罚发红包的也肯定很多,如果每个红包班主任都抢,获利肯定不少,这就涉及了利用权力获取不义之财的师德问题。
近几年,随着微信技术的发展,微信群已经成为人们交流的工具,但是许多老师已经将其当做向家长发号施令并动辄训斥家长的一个渠道,而现在居然又成为老师敛财的一个隐秘手段,不得不引起人们足够重视。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