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特恩执掌联盟三十年正式退休 铁腕掌门载誉归隐

2014-02-02 11:38:00    作者:周赫   来源:北京青年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斯特恩 违规球员 归隐 联盟 职业联赛
[提要]正如斯特恩一样,他同样重视联赛在全球尤其是在中国的推广,所以特意给自己起了一个中国名字:萧华。”  执掌联盟三十载,大卫·斯特恩载誉卸任,毫无疑问,他将跻身世界体育史上最成功的联赛掌门人行列。

  原标题:铁腕掌门载誉归隐

  大卫·斯特恩是个很好的推销员 

  从今天开始,所有NBA比赛用球上,联盟总裁的签名都从大卫·斯特恩换成了亚当·萧华。执掌NBA三十年,把NBA联赛推广到全球,打造了“魔术师”约翰逊、“飞人”乔丹、艾弗森、科比、奥尼尔、詹姆斯等众多国际篮球巨星的联盟总裁大卫·斯特恩昨天正式退休。作为NBA历史上的第四任,也是最重要、最著名的一任总裁,斯特恩执政的30年对于NBA来说是划时代的30年,斯特恩的离任也是一个时代的结束。

  商界奇才

  斯特恩出生于纽约的切尔西,从小他就表现出了过人的商业头脑。斯特恩上学的时候就经常到父母开的熟食店帮忙,店里的常客都记得这个精明的“小伙计”,因为他可以把每位客人喜欢买什么熟食、有什么习惯、在熟食里加哪些调料都烂熟于心。细心加上干活麻利让斯特恩体会到了良好的服务有多重要,这段经历也对他日后商业头脑的培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斯特恩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起初他的工作是律师,1978年他成为了NBA的第一个全职法律顾问,时任联盟总裁的拉里·奥布莱恩很快就发现了斯特恩在商业推广和管理上的天赋,两年之后就把他提拔为联盟副总裁。1984年的2月1日,奥布莱恩卸任,NBA董事会全票通过选举斯特恩担任联盟新任总裁。NBA的斯特恩时代正式开始,NBA也由此开始了飞速发展的30年。

  说斯特恩是商界奇才,是因为他的商业眼光。如果斯特恩没有把比赛和服务当做核心商品来包装,NBA根本不会有今天的众多受众。如果没有1989年他在央视门口苦等两个小时送公牛队比赛录像,NBA在中国根本不会有如今的影响力。如果没有斯特恩坚持要举办海外赛以及与国际篮联交流,NBA根本不会成为当今世界上全球化程度最高的职业联赛。斯特恩接手的30年间,NBA的年收入从之前的1亿美元提升到超过30亿美元,电视转播从美国本土发展到世界上超过212个国家和地区。

  铁腕总裁

  斯特恩接手NBA的时候,其实联盟的情况并不好。上世纪70年代末期,联盟里充斥着暴力、吸毒等问题,但斯特恩接任之后,大力整治这些乱象,对违规球员进行重罚。在他担任联盟副总裁的时候,就曾出台“最严重违反药物政策的球员将被终身禁赛”等重典,迅速地制止了球员吸毒等对联盟有害的行为。

  现在很多球迷还记得2005年10月,斯特恩颁布了一项“着装令”,他规定球员禁止穿着无袖衬衣、T恤、短裤,以及佩戴发饰、项链等饰品,非比赛期间,只要是球员出现在球馆里,就必须穿着商务便装。这项着装令一出,当时就引起了联盟里众多球星的极力反对,甚至有人给斯特恩扣上了种族歧视的帽子,批评他忽视黑人的嘻哈文化。但斯特恩没有任何退让,他表示此举并非种族歧视,而是塑造联盟良好形象的有效举措,因为NBA的主要受众是美国的中产阶级,他们对于球员特立独行的奇装异服很反感,也担心子女会受到这些不良影响。斯特恩当时坚定地表示:“着装令不是一出肥皂剧,而是NBA球员的一种生活!”

  退休老人

  三十年如白驹过隙,这期间,斯特恩为NBA完成了在美国本土体育界的逆袭。虽然NBA在美国的影响力不及橄榄球NFL、棒球MLB,但是却成为最国际化的联赛。一晃斯特恩已经71岁,他也决定从联盟总裁的位置上退下来。接任他的联盟副总裁亚当·席尔瓦是斯特恩一手提拔的人选,他将会沿着斯特恩给NBA规划的发展路线执掌联盟。正如斯特恩一样,他同样重视联赛在全球尤其是在中国的推广,所以特意给自己起了一个中国名字:萧华。

  而斯特恩说自己退休之后也不会离开篮球、离开NBA。他说:“我退休后会看很多比赛,而且可能会经常去中国,我预计会继续参与一些NBA尤其是国际上的工作,对我们来说,世界上没有比中国更重要的市场。我会经常去现场看球,关注比赛。”

  执掌联盟三十载,大卫·斯特恩载誉卸任,毫无疑问,他将跻身世界体育史上最成功的联赛掌门人行列。 文/本报记者 周赫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玉青

更多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