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16 09:30:00 作者:陈博宜 来源:中国新闻网 我要评论
原标题:中国短道速滑后备人才缺乏 平昌冬奥压力大
中新社长春3月15日电 (陈博宜)15日,中国短道速滑青年队教练冯凯在长春表示,目前,中国短道速滑项目后备人才相对缺乏,尤其是像王濛这样具有天赋的运动员更为稀缺。下届韩国平昌冬奥会,中国短道速滑队将面临更大的困难和挑战。
14日,中国短道速滑冠军赛在吉林省长春市开赛。来自吉林、黑龙江等10支代表队的93名运动员参赛。冯凯作为长春代表队的教练,现身赛场。
在刚刚结束的索契冬奥会上,中国短速滑队再次表现出世界强队的水平,揽获两枚金牌,并在奖牌数上超过老对手韩国。但是,韩国以年仅17岁的沈石溪为代表的年轻选手已经表现出极强的竞争力。
“相比之下,中国在短道速滑项目上还是缺少年轻的优秀运动员,好苗子太少。”冯凯说。下届冬奥会,韩国队将占有主场优势。而中国队在这一奥运周期的运动员储备,与上一周期相比明显不足。
记者了解到,中国短道速滑运动员储备问题同样在地方队普遍存在。“虽然也有一些有发展潜力的运动员,但近些年好苗子真的不多。”黑龙江省短道速滑队教练马延君说,目前,还没有出现“第二个王濛”的趋势。
而相对于女子项目,中国在男子短道项目上尚无冬奥金牌入帐。冯凯介绍,目前这批男子运动员从年龄和水平上来看,正处于上升期,平昌冬奥会有望创造佳绩。但比赛存在意外,年轻的运动员最终能达到什么水平,很难预测。
冯凯表示,运动员储备是一个长期的阶梯式过程,需要有突出的综合素质,再加上长期的训练和国家、地方对这一项目的重视,才能培养出更多的优秀运动员。(完)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