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欢“双十一” 东营本地实体店与电商“较劲”

2014-11-04 09:25:00    作者:张振   来源:大众网综合  我要评论

关键词: 东营;双十一;实体店;卯足劲;电商;较劲
[提要]银座商城与电商巨头阿里巴巴合作,开展线上售卖代金券活动,借助“手机淘宝”的“双十一”会场进行售卖。作为拥有线上线下综合优势的苏宁打破单边促销,从10月初开始,就发起了购物节的总攻令。

    大众网东营11月4日讯还有一周,“双十一”的号角已经吹响。天猫、淘宝、聚美优品、京东等知名网站的广告开始以“狂轰滥炸”之势填满市民的耳朵。东营本地商家也不甘落后,悄然酝酿一场“抢购狂潮”,欲在“双十一”分得一杯羹。 

  实体店卯足劲 促销大战提前上演 

  还有一周,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网购狂欢节“双十一”,向来喜欢热闹的电商已经悄悄点燃了战火。让利、打折、促销、满赠、甩卖、清仓……电商的打折力度简直让人“吐血”。低至1折、余额宝返利、次日送达,周到的服务、实惠的价格,还有那句流传甚广的“亲,好评呦”,已经成为“光棍节”必不可少的“切口”。 

  “不熬夜、不爆仓、不掉线,‘双十一’,我们跟淘宝拼了!”今年的“双十一”,不再是电商的独角戏。面对网购的疯狂,实体店也hold不住了。为抢占市场,传统百货、购物中心今年变冷眼旁观为主动出击,用特供商品、线上线下同价等狠招揽客,誓要分掉一块“双十一”的蛋糕,实体经营店与电商们的促销对擂战已然隔空打响。 

  11月3日,记者在银座商城东城店看到“双十一”促销内容占满了整个商城,打折力度也非常大。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次的折扣力度也是空前的,可以与春节促销相媲美。“这次11.11购物节,我们早就做好了准备,打折促销从11月1号就开始了,比电商足足提早了10天,占领市场。” 

  除此之外,银座商城还准备了各类演出:Cosplay、3D画展、梦幻气球、化妆走秀、亲子互动,让市民在购物的同时,感受到商场的用心。“像这种互动节目,是任何电商都无法实现的。我们充分利用好资源,让市民走出家门,亲身体验购物的快感。” 

  线上线下 有竞争也有合作 

  其实在这一场“明争暗斗”中,尽管硝烟味更浓了,但节日却成了双方“借力”的推手。 

  银座商城与电商巨头阿里巴巴合作,开展线上售卖代金券活动,借助“手机淘宝”的“双十一”会场进行售卖。除此之外,还打出“抄吊牌何必东躲西藏,银座公开抄吊牌,做您线下完美试衣间”的口号,规定所有门店的专柜必须提供纸笔及帮忙拍照的服务。 

  作为拥有线上线下综合优势的苏宁打破单边促销,从10月初开始,就发起了购物节的总攻令。面对支付的问题,苏宁更是声称“线上线下支付全面打通”,既可以使用传统的货到付款(移动POS机支付、现金支付)、分期付款、易付宝支付、快捷支付、网上银行支付、银联在线支付,也可到苏宁门店对所选商品进行体验后在门店直接支付。门店自提、“急速达”更是杀手锏。电商时代,许多人都以为门店不行了,结果拼物流的时候才发现,离用户最近的最后一公里。消费者从下单到收货,最快只要30多分钟即可收货。 

  各有优势 到底谁会笑到最后 

  无论是电商还是店商,“双十一”,不管你战与不战,市场都在那里。五年来,店商从困惑、观望到积极参与,从不屑一顾到差异化竞争。与日益红火的网络购物相比,传统百货、超市等店商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如店商更可靠,消费者可以买个放心,售后无忧;店商看得见摸得着,先体验试用的过程让购物体验更佳。 

  “他们打得越凶,我们得到的便宜就越大。”市民赵霞表示,无论是电商还是店商,最终要归结于哪家便宜、哪家质量好。“我们老百姓就喜欢实惠,肯定买又便宜又好的,无论你做多大的噱头,只要能让我们感到实惠,我们肯定就会选择你!” 

  在随机调查中,相当一部分受访者称如果商家线上线下同价销售的话,他们应该还是会选择去实体店购买。市民张玲告诉记者,她在振华商厦看到多个品牌的鞋子和服装在搞促销活动,跟她在网店了解到的价格差不多,她就在实体店买了几件。“虽然在网上更实惠一些,但网上的不一定都是真的,有可能是高仿的,一样的活动,实体店更放心。”也有不少市民表示,因为摸得着、看得见,退换货还比较方便,所以在价格差不多的情况下,他们更青睐于实体店。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46-8335000,或登录东营大众网官方微博(@东营大众网)、东营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zw8335000)。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赵静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