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区:“大美东城”阔步行
如果说新建的社区、新上的项目是东城街道经济社会发展的“面子”,那么这里长期坚持的“务求社区治安秩序最好、务求社区居住环境最优、务求社区服务水平最高”的目标,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里子”。以人为本、既保“面子”、又顾“里子”,便是东城街道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好写照。
社区改造“看得见”
要发展现代化的城市结构,要兼顾“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双赢,社区的改造是最关键的一步,而东城街道正在扎实的走好这一步。
一年来,东城街道承担了12个市安居工程小区和7个老旧小区的维修改造任务,预计总投资11000万元,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7600万元,11月中旬,除楼宇对讲系统外基本完成维修改造任务。其中,沙营拆迁工程圆满完成,经过半年多的不懈努力,全村505户居民,已全部拆迁完成,而且无一户上访,实现了“和谐拆迁”、“良性拆迁”拆迁工作取得圆满成功;沙营三期工程强势推进,截至目前,15栋住宅楼主体工程已完成,正在进行外墙保温工程,建设速度远远超过原建设计划。
东城街道为什么会有高效的社区改造维修效率,归于两个原因:一是调查摸底详细,二是广泛征求意见。维修改造工作涉及19个移交小区,关系2.1万户居民切身利益,点多面广,任务艰巨。街道党工委迅速行动,组织物业办、社区工作站、居委会等力量,逐一入户摸排登记,逐一现场核实情况,最终将小区维修改造工程分为服务用房维修、楼道刮瓷、雨污排系统疏通、技防、外墙渗水、屋面渗漏、路灯等23个分项,近万个维修改造点。详细的调查摸底工作,为后续维修改造方案的制定提供了依据,为维修改造工程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基础。另外,受资金限制,对社区存在的问题不可能全部维修到位,街道便广泛发动群众,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对维修改造项目“修什么、怎么改”,充分征求小区居民意见,制定了科学优化的维修改造方案,得到了广大居民的认可,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公益热线“听得到”
一个区域的公共服务水平高不高,直接反映出这个区域的整体发展好不好。
在东城,有这样一条便民服务公益热线——12343,若市民朋友需要家政服务,您只许拨打这条热线,工作人员就会根据您的需求,通过拥有800多家加盟企业、9000余名员工的阳光365社区服务中心帮您解决。阳光365是街道近年来着力打造的社区服务品牌,中心涵盖了月嫂、钟点工、保洁、维修、心理咨询等60余个生活类、咨询类、事物类服务项目,是目前全市规模最大、功能最全、服务内容最广的新型社区服务机构。同时,依托红星365党员服务中心,还创办了新型市民学校,有针对性的开展烹饪、养生保健、维修、家政服务、手工编织培训活动,吸引了周围居民的踊跃参与。作为东营首创,12343便民服务公益热线开通一年多来,平均每天接受咨询服务人数220多人次,做到了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让当地人实实在在得到了实惠。
为了保证公共服务的高效率,东城街道,对原有的17个城市居委会进行了规模调整,建立了8个社区工作站和30个社区居委会,实行“工作错时制”和“一刻钟限时办结制”,切实方便了居民办事和生活,是真正的“以人为本”搞服务。
文化活动“玩得起”
社区好似城市的脉络,要让城市的供血充足,就必须保证社区脉络的润滑畅通,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无疑是社区和谐最好的润滑剂。
走进东城,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些场景:在洁净美丽的广场公园或社区活动中心,人们爱静的,端杯茶,下盘棋;爱热闹的,打会儿球,跳会儿舞,其乐融融。
东城街道立足居民精神文化需求,先后建设了20多个社区文体中心、6处社区文化广场、51处室外健身活动场所;组建起了枫尚艺术团、常乐艺术团、青松艺术团、黄河颂艺术团等26支社区文体队伍。并且,自2011年8月18日起,东城街道便拉开了首届社区文化艺术节的序幕,现已成功举办第二届。在为期10天的时间里,在多个社区连续上演精彩节目,陆续举办了百家宴、少儿书画比赛、拔河比赛、中老年摄影展、居民趣味运动会、京剧票友会等活动,有5000人参加。传递了家庭亲情、邻里友情、社区温情。
治安秩序“行得稳”
靠硬件设备、靠榜样居民,稳定的治安秩序,让每个东城居民值得骄傲。
东城街道投资500多万元,建设配备综治维稳中心,主要建设电子监控系统、应急指挥系统、矛盾调处系统和信息管理系统,通过构筑防控体系,创建联动机制,完善综治网络,实现力量集中、应对及时、防控到位,重点加强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为强化社会管理搭建坚实平台。健全完善干警包片、专业保安管面、片区长、网格员、楼栋长到户、志愿巡逻为辅的多层次、全方位的工作网络,把政府服务、小区自治、居民互助有机结合起来,及时化解矛盾、消除隐患,确保社区安全有序。
有文明的人,才有文明的城。有文明的榜样,就有治安稳定的基石。
在府前社区,活跃着一支由离退休老同志组成的夕阳红志愿者服务队,他们身穿统一的服装,佩戴统一的臂章、胸牌、帽子,整天穿梭在小区的每个角落,守护着的小区的平安与文明。
在明月社区,不论严冬酷夏,还是节假期间,保洁员张爱萍都会准时出现在岗位上,用她朴实的劳动换取小区的洁净。
这样的人,这样的事,在东城街道不胜枚举:热心社区工作的退休职工刘培芝,在病魔面前毫不退缩、微笑面对的患难夫妻张官伟和许冬梅,践行传统美德、长期照顾体弱老人的孝子武同泉,先后抚养了6个孤儿的退休民警宋国谦……他们都是平凡的人,他们身上却有着不平凡的故事,执着的坚持、无私的奉献,用行动影响着身边的人。
政通人和,安居乐业。一个大美东城正跨步走向未来。(吉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