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山东军属家庭遭强拆》事件
12月11日,网上看到一组《山东军属家庭遭强拆老人扛国旗抗议》的组图,引起我的关注,到底为何老人会扛旗抗议?带着疑问,我驱车来到东营沙营村,进行了采访,将所见所闻呈现出来,解密事件原委。
解密组图的真象
从网上载的图片中说“纪庆玉老人的门前被拉起了高高的围墙”,可是在现场,我看到的是(如图1)一堵为确保施工安全的建筑围挡。
图1
从网上载的图片中说“在老人房子的东侧、北侧、拉土抬高3米进行封堵”,可是在现场,我看到的是(如图2、图3)所示,房子的南面有两条通往外面的路,并不妨碍老人出行。
图2
图3
沙营村拆迁的实录
沙营村为何拆迁?沙营村是东城区域内唯一的城中村,共有920户,居民2900人,占地545亩。村内建筑凌乱,村居环境脏乱,雨雪天气道路难行,水、电等公共设施不配套,建设水平低下。沙营居委会已先后进行了二期村居改造,共安置居民802户。纪庆玉老人大女儿已分得一套二期120平米楼房,二女儿也分配了一套三期楼房。2011年启动了村居改造三期工程,目前,三期700户已封顶。为彻底改变沙营村贫穷落后的现状,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在2012年2月份,启动了沙营新村拆迁改造工程。
村里的拆迁是经过村民代表、党代表同意了的。2012年2月5日,东城街道办事处、沙营村两委、沙营居民代表联合成立了沙营拆迁改造指挥部,对沙营村进行拆迁改造。整个拆迁过程中,秉承“公开、公正、透明”的原则,实行协议拆迁、民主拆迁。拆迁补偿政策的制定上,充分尊重民意,召开沙营居民代表、党员代表大会,对拆迁政策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最终确定了广大居民认可的补偿政策,最大限度让利于民,得到了广大居民的认可。
在拆迁协议的签订上,指挥部恪守居民自愿签订的原则,目前,全村516处房屋除了纪庆玉老汉外,已有515户居民主动签订协议,拆除了房屋。同时从居民中选聘了80名沙营安置房建设监督员,对沙营安置房的建设进行监督,保证了“公开、公正、民主、透明”。
老人为何扛国旗抗议
对于大多数村民都认可的拆迁政策,纪庆玉老人为何会不满意呢?沙营村拆迁补贴标准为正房置换一套160㎡的楼房,偏房按最高不超过153㎡,825元/㎡的标准给予补偿,不足153㎡的,实际面积按825元/㎡补偿,不足153㎡的部分扣除250元的建设成本,按575元/㎡补偿,自居民签订协议之日起,按25600元/年/院的标准发放临时安置费,对按时签订协议腾空交房的,最高给予5万元/院的拆迁奖励。纪庆玉老人在正常的补偿政策之外,还提出了其他的补偿要求,指挥部不能满足老人的要求,工作人员多次通过多种渠道协商未果,导致了全村只有纪庆玉老人一户没拆迁的局面。
通过在现场了解,拆迁指挥部并未实施强拆,工作人员坚持入户讲解拆迁政策,一直在做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