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引领经济发展

2014-04-01 09:38:00    作者:   来源:齐鲁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东营区 农民专业合作社 现代农业园区 农业产业带 农业龙头企业
[提要]东营市东营区把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作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的突破口和主要载体来抓,引领农业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生态化发展,构筑起了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了农民增收致富步伐。

  东营市东营区把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作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的突破口和主要载体来抓,引领农业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生态化发展,构筑起了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了农民增收致富步伐。

  排排高效生态大棚像一个个工厂车间整齐排列,座座热带作物景观大棚错落有致并以曲折幽径相连。棚内抬头可见钢管做成的大棚骨架,置身其中则犹如走进了生态氧吧、热带园林。3月27日,笔者走进东营区蓝海生态种植基地的高效果蔬大棚,深深被这里的生态景观所吸引。基地负责人孙玉光说:“‘高效棚’虽然前期投入大,但是使用期限可达50年。在‘高效棚’采用地暖加热、无土栽培等技术,可带动产业收入相对普通大棚增长两至三倍。”

  去年以来,东营区以牛庄现代高效农业园区、广蒲河流域生态农业示范区为主要载体,实行“一园多区”,重点打造集现代农业生产示范、农产品加工、农业科技展示为一体的高效生态综合性园区。目前,东营区在建或已建成的现代农业园区达30多个,包括绿色果蔬、有机食用菌、生态林、渔业等产业。该区累计投入建设资金6.17亿元,新建标准化蔬菜基地5000亩,生态畜牧养殖基地4处,栽植树木147万株,铺设生产路26千米,引进温室自动供水等高科技生产设备3套。

  “别看这些‘小菜’,可是能换回大钱呢!”东营区史口镇劳家村党支部书记商光彩站在村蔬菜产业园的小拱棚里,拿起一把刚刚收获的苗条菜介绍,“去年,村蔬菜园被划入广蒲河农业产业带,沟渠路等农业基础设施配套得更完善了,村里成立了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并在东营安和菜市场设了专柜,无公害‘小菜’非常热销。过去,每亩粮棉作物收入只有两三千元,如今可达两三万!”

  去年,东营区新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30家,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75家,市级以上示范合作社32家。以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为宗旨,该区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做好农产品“三品一标”的认证工作,积极组织合作社参加国内省内大型的农产品交易、洽谈、展览,申报无公害、有机农产品30个,带动8家合作社被评为市十佳合作社。目前,东营区设施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03万亩,其中温室6200亩,拱棚4100亩,已建和在建的休闲农业项目发展到21家。

  在东营区黄河路街道景屋村菜农眼里,科技助力产业园区增收的魅力是巨大的。从传统土法种植到在新型农村学校学到的蔬菜水肥一体化基质栽培技术,菜农们种植的蔬菜产量提了,无公害指数提了,蔬菜销售单价也随之提高了。山东农业大学骆洪义教授就是村里新型农民培训学校的科技老师,是他带动村民走上了生态果蔬种植致富路。

  东营区深入开展新型农民培训“百村千课”活动,多次选派农业龙头企业负责人参加全省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班,先后组织80名农村发展带头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人员参加新型农民创业培训,使全区农业产业园的经营者实现了学技术就在“家门口”的愿望。该区还制定推广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40项,着力开展产品质量追溯试点及农业投入品专项整治工作,加强对示范园区、标准化蔬菜基地的执法检查,不断提升农业生态化建设水平。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玉青

更多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