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17 16:39:00 来源:大众网东营频道 我要评论
大众网东营6月17日讯(通讯员 周彩云)东营区是东营市中心城区,辖6个街道、30个社区工作站,常住人口23.6万(不含油田),流动人口总量达10万人。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区规模急剧膨胀,人口结构日趋复杂,东营区按照“属地管理、单位负责、社区为主、优质服务”的工作原则,以区委、区政府推进城市社区精细化管理为契机,积极探索实施城市社区人口计生“网格化”管理服务模式,有效提升了人口计生整体水平,走出了一条城区人口计生管理服务的新路子。
一、网格化管理,扩大城市社区人口计生管理覆盖面
(一)科学定“格”。即科学划分网格。各社区在彻底摸清辖区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按照“任务相当、方便管理、界定清晰”的原则,根据居民小区、辖区单位、商业网点等分布现状以及户籍人口、流动人口、育龄妇女、管辖面积等因素,按每300-500户标准,科学合理地设置、划分网格, 将其做为一个计生管理单元。通过切块式划分,目前,全区30个城市社区工作站共划分为128个网格,做到网格划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无空白区域,无交叉重叠,社区区域内所有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公共场所、居民小区等全部纳入网格,实现了网格管理全覆盖。
(二)严格定“人”。即严格配备网格工作人员。每个网格配备3名工作人员,达到一格三员,分别是网格督导员、网格管理员、网格协管员。网格督导员由街道工作人员兼任;网格管理员由社区工作人员下沉担任;网格协管员通过向社会公开招聘产生,要求在网格内居住、年龄在45岁以下、具有高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育龄妇女担任。目前,全区共聘用网格协管员176人,月人均工资1200元左右,全部由街道财政负担。之前社区楼道长继续发挥基础作用,在社区构建起了社区计生主任--网格管理员--网格协管员--楼栋长的人口计生工作队伍。
(三)明确定“责”。 即明确职责任务。确定网格内计生工作管理口径,对网格内行政和企事业单位人员继续以单位为主进行管理,对无人管理的单位、零散小区、个体商铺、建筑工地以及流动人口则由网格管理员直接负责管理。网格监督员负责联系、指导所划包的网格计生工作,并担负监督职责;网格管理员是网格计生管理工作的直接责任人,牵头负责网格内的计生管理工作,负责汇总本辖区计生信息变动、育龄群众需求等信息,并及时将有关情况报告社区计生主任,对本网格计生工作担负主要职责;网格协管员兼任计生信息员,在管理员的指导下开展工作,主要负责网格内人员信息摸排采集、通知下达、宣传品和药具发放等日常性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
(四)合理定“制”。 即合理确定工作制度。各街道根据实际制定了网格工作规范,建立工作日志、网格巡查、工作例会等一系列工作制度,使网格工作人员的职责更加明确具体,任务更加细化量化。为加强监督考核,调动网格协管员的积极性,实行年度考核制,制定了详细的考核办法,由街道计生办与社区共同组织,对协管员的计生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集中考核,结合考核情况落实绩效工资。
二、精细化服务,提升城市社区人口计生服务水平
(一)建立AB岗服务模式。打破条条管理、条块分割状况,扩大社区工作站人员的管理效能,实行“一人多岗、一专多能”的工作机制。社区工作站各岗位设置A岗和B岗两个责任承担人,A岗承担人为该职位的责任人,B岗承担人为该职位的备岗责任人。通过采取岗位交流、以会代训、集中培训等形式,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综合素质,达到“岗位兼容、多能全能”的目标,使办事的居民来到工作站随到随办。
(二)实行错时工作制。为方便“上班族”居民,在社区和网格内实行错时工作制。社区工作人员每周工作时间不少于40小时。周一至周五,在原工作时间的基础上,将工作时间进行适当延长,周末和节假日,每个社区工作站、都安排工作人员在岗坐班。网格工作人员则利用中午、晚上或是周末休息日社区居民在家时间登门,进行信息采集或随访服务,最大限度地给居民提供方便。
(三)引入信息化管理服务。与电信公司合作,引入信息化管理项目,开展计生工作试点应用,把网格管理员采集育龄妇女信息批量导入到平台上,利用电信平台自动语音外呼功能和短信推送功能对参加健康检体、免费服务项目的群众进行语音通知和短信推送双重告知,有了语音通知和短信推送服务,社区居民无需通过电话或前往社区咨询,大大方便了社区广大居民,有利地提升了社区计生人员管理服务工作效率。
(四)开展多样化人性化服务。在通过网格加强计生管理的同时,积极开展计生综合服务,实现以服务促管理的目标。社区通过向居民发放分片服务卡,建立社情民意日记、工作写实表、服务登记本,张挂公示栏(牌),设置居民意见箱等方式,加强和完善社区网格服务管理,接受居民的监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面向全区城市社区育龄妇女,开展了免费乳腺癌、宫颈癌两病筛查、免费孕期监护等项目,区计生服务站技术人员携带仪器送服务到网格,网格工作人员积极宣传、广泛通知、统一组织,有力维护了育龄妇女的身心健康,得到社区群众的高度评价。在社区网格内开展创建幸福家庭活动,协管员发动网格内居民,自发开展“幸福楼道”、“睦邻一家亲”等幸福创建活动,促进了家庭幸福、社区和谐;在社区网格内开展“生育关怀”活动,网格协管员将日常走访中了解到的育龄群众需求,特别是计划生育家庭在生产、生活方面的需求,及时反馈到社区工作站,由工作站或上级有关部门予以协调帮助解决,最大限度地维护计划生育家庭的利益。
三、科学运行,网格化管理服务成效显著
实践证明,实施网格化管理服务,计生属地化管理要求真正落到了实处,管理服务不到位、信息掌握不及时等情况得到有效改善。
(一)计生管理覆盖率得到有效提高。通过细分网格,实现了计生管理全覆盖、无缝隙,将人户分离人员、流动人口等全部纳入了管理服务范围,较好地解决了以往管理责任主体不明确、互相推诿等问题,堵塞了管理空档,管理服务的盲点逐步消除。
(二)计生基础信息更加准确。网格协管员每天联系楼栋长、走访流动商户,调查、收集、核实网格内的计生变更信息,实现了计生工作的经常性、日常化;协管员长期居住在本网格、服务在本网格,得到了居民的信任,有效解决了登门入户难、计生信息采集难等问题,计生一手信息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三)计生工作在基层得到更好落实。通过网格细分和工作运行,街道计生工作安排在社区得到具体落实,特别是以往难度较大的社区育龄妇女查体工作、随访工作等都得到了明显促进。
(四)居民对计生工作的满意度得到明显提升。网格化管理工作,坚持工作重心下移,通过网格工作队伍,把计生优质服务延伸到每个网格、每个居民,让居民切实感受到计生服务就在自己身边,对社区的认同感、对计生工作的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五)网格化管理和信息立体化管理日渐成熟。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在城区实行网格化管理和信息立体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机制成为城市人口服务管理普遍适用的有效模式。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各种数字化管理系统的推广应用,基层计生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也为建立人口户况信息立体管理、基础信息实时采集上传的数字化信息服务管理系统提供了有效技术支撑。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