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鲍梓欣
编者按: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新时代,新启程,新目标。当前,东营区各级人大代表正豪情满怀,鼓足干劲,奋力推进东营区现代化强区建设,努力把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大众网东营频道特联合东营区人大机关策划推出“代表履职”系列专题报道《新启程·代表手记》,让人大工作与百姓面对面,让政府工作与百姓心贴心,展示东营区内各级人大代表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决心和担当,共同书写更加美好的时代画卷。
大众网记者 赵奕宁 王丽臻 东营报道
“自强不息身方健,心底无私天地宽。”这句话是史广国的人生信条,也被印在他的职务牌上,静静安放在他办公桌的一角,成为他每日工作的见证。
从东营金盾司法中等职业学校的一名后勤新兵,逐步成长为学校副校长、东营区人大代表,十七年来,他的每一步都走得坚实有力。作为副校长,他是学校发展的重要舵手之一;作为人大代表,他则是人民群众心声的传递者。在双重角色中,史广国以实际行动,践行着新时代教育行业人大代表的使命与担当。
十七载风雨同舟 个人与学校共成长
东营金盾司法中等职业学校于2006年成立,是一所全日制法律类中等职业学校。2007年,刚毕业的史广国踏入金盾学校,自此开启了他的职业生涯。初入学校时,学校老师人数充沛,史广国被分配到了后勤岗位。无论是打扫卫生、修理设备还是整理档案,事无巨细,他都认真对待。几年后的一次偶然机会,史广国帮一位老师代了一节课,这节课犹如命运的转折点,让他从“幕后”逐步走向“台前”。自此,他由后勤老师转变为课程教师,不断精心磨课,持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教而优则管”。2018年,凭借着多年来的踏实努力与出色表现,史广国被任命为学校的副校长,从此,他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2022年,史广国当选为东营区人大代表,肩负起为群众发声、为东营区教育发展助力的重任。
十七年来,金盾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经历了两次迁校。“第一年建校,学生人数是122人,第二年189人,第三年243人……”每一次迁址、每一次学生人数的增长,都凝聚着全体教职工的心血与汗水,史广国更是全程见证了金盾学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成长历程。如果说金盾学校是一艘在教育之海中不断壮大的远洋之船,那么史广国无疑就是这艘船上最勤恳的船员之一,从水手到舵手,这条远航之路他默默走过了十七年。
慈善之心映辉光 社会关怀显担当
史广国不仅是一位深耕职业教育的匠人,更是社会公益领域的积极践行者。
他从身边事做起,心系校园贫困学子,时常自掏腰包为他们购买车票、学习用品和食物,甚至在节日里给予他们经济上的帮助。今年中秋假期,史广国细心察觉到学校中有三位学生因家庭经济原因未能归家,他不动声色地作出决定,私人出资为每位学生准备了一份红包,让他们能过个好节。“看到那些原本羞涩、不愿交流的孩子,逐渐敞开心扉,愿意回家,愿意与我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我知道,我做的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史广国的爱心之举,缓解了孩子们的经济压力,更在无形中打开了他们的心扉,悄然增强了孩子们的归属感。
作为教育行业的人大代表,史广国认为,自己的职责远不止于三尺讲台上的传道授业,更在于倾听民声、反映民意,成为政府与民众之间的坚实桥梁,推动社会向着更加公正、包容、和谐的方向前进。因此,他也将公益情怀扩展到了更广泛的社会层面。他积极倡导并组织学校教职工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东营区红十字会发起的“一块做好事”项目慷慨解囊,捐助资金支持东营区公益事业的发展。
史广国还鼓励学生们走出校园,参与东营区志愿者协会组织的各类公益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感恩与奉献,为社会的和谐与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建校以来,学校被评选为“五老爱心教育基地”,并先后获得了“山东省雷锋号先进集体”“东营市市级文明单位”“青春奉献文明城先进集体”等六十余项荣誉称号。
坚定代表立场 力推职教发展新道路
平日里,学校事务繁忙,史广国看手机的时间有限,通常只是为了检查工作信息或回复家长消息,但有几个平台他再忙也会关注,其中一个就是“东营区人大”公众号,他说:“我一直关注着平台动向,以免错过咱区里和教育界的新情况。”通过这个窗口,他了解到更多的政策动态和民生需求,也为更好地履行代表职责提供了有力支持。
从成为人大代表那天起,史广国就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对他来说,“东营区人大代表”的身份不仅是肩上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更是他利用自身经验和影响力,积极为东营区职业教育发展发声、贡献力量的宝贵平台与契机。2022年1月,史广国作为东营区人大代表第一次参加人代会,提交了关于发展职业教育,助力地方经济发展的提案。他认为,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对于地方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职业教育领域深耕多年的史广国,始终秉持着为职校学生开辟多元发展路径的坚定信念,不把“毕业就从业”作为职校学生的唯一出路。作为东营区人大代表,他积极利用代表履职的各类平台,为推动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贡献力量。“职校的孩子,有广阔的成长天地,也能拥有多种选择。”史广国介绍,学生如果想在职业技能或学业上继续深造,可以选择走春季高考、夏季高考两条路,如果想直接步入职场,也可以通过学校与众多企业签订的人才输送协议,走上广阔的就业之路。
结语
教化之本,在于立人;职教之路,任重而道远。立足双重身份,史广国以师者之心育桃李,以代表之责谋发展。他用十七年的坚守与付出,诠释了职业教育的温度与力量,作为人大代表,他积极为东营区教育发展鼓与呼,为全区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发展地方经济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鲍梓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