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经济开发区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工业转型升级

2014-05-09 10:34:00    作者:李欣 张学荣 周生鑫   来源:大众网东营频道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河口;经济开发区;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工业转型;升级
[提要]河口经济开发区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创优发展环境,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引导企业引进新技术、研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依托项目引进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努力实现辖区工业升级扩容,激发区域发展活力。
    大众网东营5月9日讯(记者 李欣 通讯员 张学荣 周生鑫河口经济开发区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创优发展环境,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引导企业引进新技术、研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依托项目引进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努力实现辖区工业升级扩容,激发区域发展活力。
  突出产业集聚,主导产业拉动能力显著增强。严格按照“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的发展思路,着力推动主导产业发展,努力拉伸产业链条,初步形成了以石油装备制造为主导,新型型材、精细化工、纺织服装为重点的产业格局。海鑫石油装备、海润钢管等14家石油装备制造企业1-3月份实现产值19亿元。海螺公司年产4万吨新型节能型材、栋明铝业5万吨高性能合金材料的投产运营,山东北玻节能玻璃深加工项目的落户,全面提升了新型型材行业的发展水平。常青树化工、旭业新材料、汇海医药等12家精细化工企业加大技改投入,更新生产设备,优化生产工艺,逐步向高效生态转型。澳纳、天信、渤海纺织等4家纺织服装企业在税收、就业带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突出大企业战略,企业规模实力快速膨胀。截至目前,开发区规模以上企业34家。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到13家,开发区上市公司子公司达到4家。出口创汇企业12家,去年出口创汇3259万美元,成为河口区对外贸易的主力军。拥有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 院士工作站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高新技术企业6家。常青树化工荣获“东营市最具发展潜力服务企业”奖,金开石化设备被评为“山东省先进中小企业”,海润钢管、汇安高科等多家企业新增专利46项,企业产业升级步伐不断加大。东营汇安高科电子有限责任公司、山东汇海医药化工有限公司、东营市天正化工有限公司、山东旭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常青树化工有限公司、山东金开石化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东营市海鑫石油装备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分别获得“2013年度东营市科技型企业”荣誉称号。山东汇海医药化工有限公司与济南大学完成的“生物多肽缩合剂与可循环微泡沫钻井液开发”项目、山东旭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完成的“耐穿刺防水卷材与氯化聚乙烯橡胶研制”项目分别获得东营市科学技术进步一、二等奖(经济发展类)。
  突出招商引资,项目投入持续加快。及时调整策略,不断创新招商方式,先后成立了重点项目推进领导小组、闲置资产盘活领导小组,积极对接招商项目,提高招商成效。先后引进了全球最大塑料型材生产企业—海螺节能型材及全球第二大风电装备制造企业—华锐(山东)风电产业基地等具有行业领军地位的大项目。自去年以来,成功引进北玻节能玻璃、奥金包装、金瑞钢管、环海塑业、黄河口水产品研发中心等11个投资规模大、产业层次高、带动能力强的项目,计划总投资38.1亿元,其中在建项目7个,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8亿元。
  突出配套服务,发展环境日趋优化。一是配套完善 “硬环境”。2013年,投入5400万元,实施了道路、管网、绿化等市政配套工程。全力推进企业职工住宅、污水处理厂、企业信息服务平台、市政消防栓等便企工程,项目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二是打造服务“软环境”。深入实施企业代办服务机制,协助企业办理建设、土地等手续179件次,贷款融资4.9亿元,办理职工子女入学与入托手续137件,招聘技术人员120余人,协调各类纠纷19起。成立了开发区企业家协会,开展了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绩效等主题培训活动,组织辖区企业60余人赴东北财经大学等高等院校培训,提升了开发区企业负责人的境界。河口经济开发区连续两年被评为山东省投资环境最佳园区。
  突出综合整治,发展层次快速提升。一是规范了企业纳税行为。建立了企业税收缴纳台帐,加大监管力度,增强了企业依法纳税自觉性。二是环境治理有效推进。以水气污染治理行动为载体,督促重点企业加大环保投入,对企业严管严控,关停6家污染企业,降低了污染物排放,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三是安全生产持续稳定。深入开展“打非治违”等专项行动,不断加大监管力度,及时排查整改各类安全隐患,对5家违法违规生产企业进行了整顿,确保了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四是闲置资产盘活步伐加快。近年来,共盘活闲置资产项目23家,占地1230.48亩,已建成投产12家,在建项目11家。五是企业环境大为改观。与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节能减排等工作相结合,以净化、绿化、美化三项工作为重点,深入开展了企业内部环境卫生整治行动,有效改善了企业的生产、生活环境。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玉青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