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区司法局积极探索社区矫正人员普法教育新模式

2014-09-01 19:56:00    作者:王青青 刘栋   来源:大众网东营频道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河口区司法局;积极;探索;社区;矫正人员;普法教育;新模式
[提要]为增强社区矫正人员的法律意识,河口区司法局根据目前社区矫正工作过程中实际情况,结合当前的法律精神,在传统普教模式基础上,积极探索对社区矫正人员的普法教育新模式,采取差异化宣传教育机制,优化社区矫正工作体系。
    大众网东营9月1日讯(记者 王青青 通讯员 刘栋) 为增强社区矫正人员的法律意识,河口区司法局根据目前社区矫正工作过程中实际情况,结合当前的法律精神,在传统普教模式基础上,积极探索对社区矫正人员的普法教育新模式,采取差异化宣传教育机制,优化社区矫正工作体系。
    一是强化理论学习机制。坚持差异化宣传教育,在宣传部门法基础上,对社区矫正人员的犯罪类型进行合理区分,有针对性地开展普法教育工作。例如犯赌博罪、开设赌场罪的社区矫正人员,给他们讲授《刑法》与此相关的内容;针对犯侵犯著作权的社区矫正人员,给他们讲授《知识产权法》;针对犯交通肇事罪和危险驾驶罪的社区的矫正人员,给他们讲授《道路交通安全法》。在宣传法律法规的同时,还要求社区矫正人员谈学习体会,听取他们的认识和自我评价。
    二是强化日常心理疏导机制。结合日常报到,通过谈话、聊天心理辅导、法制教育等多种方式,加强对社区矫正人员的心理疏导,对他们的心理状态,不良情绪进行有效控制。努力让普法教育建立在积极、乐观心理状态的基础上,达到既定目标。
    三是强化法治栏目推荐机制。针对社区矫正人员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学习能力各有差异,以及传统法律宣传教育模式相对单一的问题,义和司法所对目前一些电视法治栏目进行搜索,向社区矫正人员推荐一些案例详实,分析精准的法治栏目,例如《今日说法》、《社会与法》、《法律讲堂》等。希望通过法治栏目的案例介绍和法学专家的剖析,让社区矫正人员能够更加直观立体地了解到法律在实务中的运用,以及罪与非罪的界定标准等。同时在日常报到和谈话中询问社区矫正人员的观后感和对法律的理解,避免流于形式。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46-8335000,或登录东营大众网官方微博(@东营大众网)、东营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zw8335000)。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玉青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