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东营11月25日讯(记者 王青青 通讯员 张学荣 乔仁桂 许秀明)近日,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山东河口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揭牌暨博士后进站仪式举行,河口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中国石油大学、进站博士签订了联合培养协议,为进站博士的科研工作提供科研经费、生活补助等保障,使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去。河口经济开发区紧紧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实施科技与人才强区战略,积极打造区域人才高地,加快形成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为区域经济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近年来,河口经济开发区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战略理念,形成“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大的投入”、“人才引进是最具价值的引进”的共识,紧扣产业发展集聚人才。围绕五大支柱产业,以及 “腾龙换鸟”、“退二进三”的工作目标,大力引进急需紧缺人才,特别注重引进科技领军人才、高级技术人才和企业管理人才,力求兴起一个产业,聚集一批人才。紧扣园区建设集聚人才。针对园区规划、建设、资本运作和管理需要的各类高素质人才,一方面,加大现有人才培育力度,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人才的能动作用;另一方面,不断加大园区建设相关人才的引进力度,特别是园区规划、设计、市政、园林绿化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专门人才。紧扣项目建设集聚人才。将项目作为吸引人才的平台,将资源变为引进人才的比较优势,以项目吸引人才,以人才带进项目,以项目对接人才,做到项目建设到哪里,人才就跟进到哪里,在项目建设一线体现人才的价值。抓住引进、培养、使用、激励四个环节,突出人才队伍壮大、结构优化、素质提高三个重点,优化人才成长环境,构建创新人才载体和平台,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成果转化、项目产业化提供高效服务,为推动园区建设提供原动力。
河口经济开发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设立,架起了企业与院校合作的桥梁,搭建了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进,科技创新和理论创新的重要平台。将为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合作机制,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产学研相结合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对于河口经济开发区加快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交流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至此,河口经济开发区 “二站三中心及重点实验室”建设初具规模,已建成院士工作站1家,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市级工程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7个,产学研结合基地2处,省级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等正在积极申报。创新创业平台的逐步完善,为优势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目前,该开发区拥有两院院士、行业技术领头人等各类高中级专业技术人才82人,初步形成了“高层牵头,中层集聚”的技术人才结构,为实现园区跨越发展提供了智力保障。各企业积极申报各类科技项目,承担国家火炬计划项目3个,国家创新基金项目2个,省级科技计划项目10个,市、区级计划项目24个,完成科技成果21个,取得各类专利143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