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东营12月17日讯 今年以来,河口经济开发区坚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提高开发区建设和管理水平,为推动转型跨越发展增添新的动力和活力,为促进开发区加快发展、高效发展、集约发展、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安全生产监管严格高效。认真落实项目建设“三同时”制度,建立三级网格化管理模式,结合全区安全生产百日攻坚及“六打六治”行动,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先后举办安全生产培训班8次、专题讲座3次、知识竞赛2次,开展专项集中整改活动8次,会同安监局等8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行动2次,全年排查整改各类安全隐患120余处,申请取缔违法企业7家,确保了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环保工作扎实有效。深入开展生态环境整治提升年行动,采取白天巡查、夜间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密切关注重点企业生产动态,通过限期整改、停业整顿等强力措施,严厉查处不达标排放现象,形成环保高压态势;完成羊栏河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污水处理厂成功试运行,天正化工、旭业新材料、汇海医药等4家化工企业持续增加投入,完善了污水及废气处理设施,实现达标排放,有效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
闲置厂区管理规范有效。深入开展企业闲置资产集中排查行动,建立闲置厂房租赁情况台账,规范闲置资产租赁及生产经营行为;采取引导企业自行招商及引荐项目嫁接、并购、合作等方式,盘活美亚达、科林化工、黄须工贸等企业闲置土地900余亩,进一步提高了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
社会管理工作高效开展。建立信访应急制度,定期深入企业进行问题排查,密切关注信访苗头发展趋势,认真做好协调化解工作,全年协调处理各类纠纷19起、民生热线转办事项49件;完善企业计生人员补贴制度,不断加强对流动育龄妇女的管理和服务,全面完成人口和计生目标管理任务;深入开展“法律进机关、进企业”活动,扎实推进“六五”普法工作,荣获全市“六五”普法先进单位称号。
城市功能日益完善。根据开发区整体规划,按照“注重实效,突出民生”的要求,紧密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节能减排等工作,投资2200万元实施了工业南路和海宁路污排建设、供水管线改造、海螺南路两侧绿化等4项基础配套工程;投资160万元实施了海宁路、顺河路中心隔离护栏安装工程;投资6.8万元实施了海盛路与明河路路口信号灯及标志牌安装工程;投资12万元为企业购置垃圾处理设施140套,以上工程已全部完工。新增绿化面积2万平方米,铺设供排水管线3100米,安装隔离护栏5800米,设置交通标志及警示标志60处,进一步优化了开发区生产生活环境,增强了项目承载能力。同时,严格开发区内各市政设施养护标准,维护路灯1700余盏,养护绿化70余万平方米,保洁道路60万平方米,管理维护泵站6座,疏通排水管线4500米,路灯亮灯率达到100%,绿化成活率95%以上;按照河口城区南融规划要求,积极推进羊栏河水库景观改造,加快打造河口南部新城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