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东营1月4日讯 2015年,河口经济开发区将以招商引资和自主创新为动力,以扩张总量、提升质量为重点,凝心聚力谋发展,创新驱动促提升。“围绕一个中心,狠抓四项工作,实现三大突破”,努力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实现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
围绕一个中心,提升综合经济实力,聚力打造一流省级开发区。
力争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加值、利税分别达到162亿元、36亿元、2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2%、24.6%、22.7%;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17亿元,同比增长15%,提高综合竞争力。
狠抓四项工作,狠抓招商引资、基础配套、发展空间拓展和发展环境这四个基础,不断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
一是狠抓招商引资。牢固树立“无大不强、无外不快”的招商理念,坚持产业招商,突出以商招商、网络招商,积极瞄准世界500强、中国2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吸引相关配套企业,努力引大聚强,促进集群发展。加快“走出去”步伐,引导企业开展对外战略合作,在产品和市场、技术研发与利用等方面,积极开展合作交流,更加广泛的融入经济一体化发展潮流,拓展发展空间。深入实施重大项目攻坚行动,扎实推进项目建设,全力突破重大项目,促进企业快速、健康发展。
二是狠抓基础配套建设。在规划体系指导下,加快实施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一批绿化、亮化精品工程,美化园区环境,进一步提升园区形象,重点抓好企业职工住宅一期后续配套及服务工作。同时,2015年计划投资3900万元实施羊栏河水系集中整治、海昌路污排工程、道路节点景观提升3项重点工程和企业家协会健身活动中心、计生药具自助发放机、警企直通车微云平台3项便民实事,完善综合配套功能,提升项目承载能力。
三是狠抓发展空间拓展。大力争取各级各部门支持,力争完成海宁路以西、河庆路以南、草桥沟以东区块及海盛路以东、海昌路以西农副产品加工园区块土地征用。进一步强化闲置资源排查更新工作,在系统摸排的基础上,落实责任人员,加强对闲置资源盘活政策的宣传和与闲置资源所有人的对接,引导所有人增强盘活闲置资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严格按照开发区整体规划,对闲置资源进行科学规划和系统整合,明确各闲置区块的功能定位、产业发展导向和开发时间序列,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统筹开发和利用。
四是狠抓发展环境优化。加强履行职责岗位专业知识和相关领域知识的学习,不断夯实为企业服务基础。充分发挥企业代办员作用,积极想办法、解难题,努力为企业办好事办实事。强化主动服务意识,积极帮助企业向上争取资金、项目、政策,推动企业加速发展。努力解决融资瓶颈问题,深化银企合作,积极向各金融机构推介项目;鼓励引导企业上市融资,不断拓宽融资渠道,重点推进好常青树、天正等企业上市工作;认真做好企业资金监测和分析,协调有关部门及时处置和化解风险,确保企业资金安全。
实现三大突破,在大项目培育、产业发展层次、园区管理创新上实现新突破,推动综合实力快速提升。
一是在大项目培育上实现新突破。深入实施大企业带动战略,鼓励大企业搞好战略策划,明确发展方向和主导产业,不间断的扩投入、搞技改、上项目,加快膨胀,提高水平,做大做强,力争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企业突破20家。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计划,进一步完善技术支持、信息服务、市场开拓等服务体系,推动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鼓励企业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重点实验室和院士工作站,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培育名牌产品,以科技、品牌兴企业。
二是在提升产业发展层次上实现新突破。实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工程,突出纺织服装、装备制造、精细化工等传统产业,鼓励引导汇海、旭业、栋明等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力度,加快产品转型升级,大力开发高附加值产品,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构筑转型发展新优势。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植工程,加强产业前瞻性研究,把握产业发展趋势和方向,围绕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技术突破、示范应用和政策扶持等,努力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突破。同时,借鉴经验,研究政策,推动现代物流、研发设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
三是在园区管理创新上实现新突破。狠抓经济运行调度。加强对宏观经济形势的监测分析和对微观经济主体的协调指导,努力把握经济走势,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加强海润、金舜等重点企业经济运行情况监测,及时分析形势,研究问题,搞好对策指导,确保经济保持高幅增长。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以开发区企业家协会为载体,通过请进来教、走出去学、走出去看等多种形式,继续加大对企业家的教育培训力度,引导他们解放思想,开阔视野,提高境界,树立干大事、创大业、争一流的意识,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不断创新管理方式。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科学调度辖区各职能单位,形成工作合力,加强对税收征管、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环境综合整治等方面监管力度,全面提高企业生产经营规范化水平,提升园区整体发展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