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经济开发区人才科技“双轮”驱动提速创新发展

2015-02-02 16:22:00    作者:张学荣   来源:大众网东营频道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河口经济开发区;人才科技;“双轮”;驱动;提速;创新发展
[提要] 近日,由山东汇海医药化工有限公司与济南大学联合申报的“生物多肽缩合剂合成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分别荣获 2014年度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和 2014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大众网东营2月2日讯  近日,由山东汇海医药化工有限公司与济南大学联合申报的“生物多肽缩合剂合成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分别荣获 2014年度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和 2014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近年来,河口经济开发区始终把创新发展作为园区建设的重中之重,充分发挥人才科技在转型升级中的支撑引领作用,着力构筑创新平台,招引创新人才,优化创新主体,推动创新发展。
  河口经济开发区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树立“人才是第一战略”理念,形成“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大的投入”、“人才引进是最具价值的引进”的共识,紧扣产业发展集聚人才。围绕五大支柱产业,以及“腾龙换鸟”、“退二进三”的工作目标,大力引进急需紧缺人才,特别注重引进科技领军人才、高级技术人才和企业管理人才,力求兴起一个产业,聚集一批人才。紧扣园区建设集聚人才。针对园区规划、建设、资本运作和管理需要的各类高素质人才,一方面,加大现有人才培育力度,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人才的能动作用;另一方面,不断加大园区建设相关人才的引进力度,特别是园区规划、设计、市政、园林绿化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专门人才。紧扣项目建设集聚人才。抓住引进、培养、使用、激励四个环节,突出人才队伍壮大、结构优化、素质提高三个重点,优化人才成长环境,构建创新人才载体和平台,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成果转化、项目产业化提供高效服务,进一步增强了创新驱动力。
  河口经济开发区依托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等载体,架起了企业与院校合作的桥梁,搭建了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进,科技创新和理论创新的重要平台。为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合作机制,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产学研相结合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加快了河口经济开发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和交流。河口经济开发区“二站三中心及重点实验室”建设初具规模,已建成院士工作站 1家,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个,市级工程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 7个,产学研结合基地 2处,省级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等正在积极申报。创新创业平台的逐步完善,为优势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山东汇海医药化工有限公司与济南大学完成的“ dk联产乙酰乙酸酯新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荣获东营市科学技术奖(经济发展类)一等奖。
  目前,河口经济开发区拥有两院院士、行业技术领头人等各类高中级专业技术人才 82人,初步形成了“高层牵头,中层集聚”的技术人才结构,为实现园区跨越发展提供了智力保障。各企业积极申报各类科技项目,承担国家火炬计划项目 3个,国家创新基金项目 2个,省级科技计划项目 10个,市、区级计划项目 24个,完成科技成果 21个,取得各类专利 143项。山东常青树化工有限公司被认定为山东省 2014年高新技术企业,至此,河口经济开发区共有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 9家,市级科技型企业 14家,省级以上名牌产品 6个。河口经济开发区连续两年荣获“山东省投资环境最佳园区”称号。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46-8335000,或登录东营大众网官方微博(@东营大众网)、东营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zw8335000)。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玉青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