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家门口的“三边”幸福

2025-09-04 17:40:14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陈子昊

  上午八点半,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安泰社区的“家人颐养驿站”里,艾草的清香已悄然弥漫,70岁的王阿姨正躺在理疗床上,万济中医医院的医生正专注地为他按摩颈椎,手法娴熟而轻柔。一旁的工作人员也在细心地操作仪器调节着理疗温度,确保老人能处于最舒适的状态。

  不久前,这里还是普通的社区活动室,安泰社区通过优化党群中心功能布局,将原先分散的养老服务资源集中整合,联合东城医院、万济中医医院等专业机构,打造了集诊疗、康复、养生于一体的“家人颐养驿站”。现在,驿站内各功能空间科学分布,中药柜、理疗床、智能健康监测设备一应俱全,墙上的适老化扶手、地面的防滑垫处处体现着对老年人的关怀。

  常来社区做康复护理的刘大爷感慨道:“现在社区医养服务越来越贴心,我这把老骨头啊,越活越舒坦了!”

  这一幕即安泰社区精心打造的“三边养老”服务体系的鲜活体现,所谓 “三边”,就是让老人们在熟悉的社区里,实现“周边有贴心布点、身边有专业服务、家边有温情照顾” 的幸福养老愿景,让养老服务从“多头找”到“一站式”,从“碎片化”到“体系化”。

  安泰社区是开发区老龄化程度较高的社区之一,下辖安泰南区、安泰北区两个居民小区,服务管理2540户、6916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占社区总人口的21.9%。面对“银发浪潮”,安泰社区以“三边养老”服务综合体为抓手,通过医养融合、定制服务和适老化改造,为老年人打造了一个温馨、便捷、舒适的养老环境。

  医养就在周边:小病慢病不出社区,专家名医送诊上门

  社区以“15分钟健康服务圈”为目标,将医疗资源深度嵌入居民生活。

  东城医院在“家人颐养驿站”常设全科诊室和康复理疗室,万济中医馆同步入驻提供针灸推拿服务,老人们步行5分钟即可完成基础诊疗、慢性病取药和康复训练。让居民点赞的还有“名医进社区”机制——市人民医院专家团队每周三坐诊,冬季“三九贴”调理、夏季“三伏灸”养生;针对失能半失能老人,社区联合万济中医医院组建“医护志愿三人组”,每周上门为多户家庭提供健康管理,手把手教学家属照护技巧,实现“小病就近看、大病有指导、康复送上门”。

  服务送到身边:从衣食住行到精神陪伴,定制关怀温暖日常

  社区以“幸福合伙人”机制为纽带,将104家社会资源编织成一张“需求响应网”,让养老服务精准对接生活细节。

  独居老人只需拨通电话,就能享受“幸福食堂”的送餐上门,适老餐食暖胃更暖心;志愿者定期上门为腿脚不便的老人打扫卫生、维修家电;社区创新“银龄互助”模式,组织176名低龄老人结对帮扶高龄独居群体,楼栋长王建功每天陪空巢老人牟大爷买菜聊天,成了他最信赖的“家人”。还有暖心“健康积分”激励——老人们参与社区议事、文体活动等,就能累积积分兑换米面油等生活物资,60岁的赵阿姨时常参加小区的志愿服务:“现在不仅自己锻炼,还带着老伙伴们一起,积分换的面条、酱油、醋够用好些天呢!”

  照顾就在家边:适老改造+数字赋能,守护安全便捷生活

  社区聚焦老年人“居家安全”和“数字鸿沟”两大痛点,用“微改造”和“智服务”托起稳稳的幸福。

  在80岁以上的独居老人家中,社区统一在卫生间安装防滑助力扶手、卧室添置感应起夜灯,公共楼道完成防滑地砖铺设和夜间照明升级,小区广场的健身器材同步添加带紧急呼叫按钮的适老款;针对高龄老人使用智能手机的难题,社区志愿者组建“银龄数字帮帮团”,上门教视频通话、代缴水电费,甚至帮忙操作异地医保备案;远程问诊平台让老人在家就能连线医生开药,法律纠纷也能通过“黄河口云法庭”在线解决……

  安泰社区的这些服务举措,只是开发区为老服务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开发区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需求为目标,通过加强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和资源整合,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在全区范围内,像安泰社区这样的养老服务暖心驿站日益增多,它们通过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量,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加优质、高效的养老服务,同时,开发区还积极推广智慧养老、医养结合等新型养老模式,让老年人在享受科技便利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在开发区,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正享受着触手可及的幸福晚年——晨曦中,他们在社区广场舒展筋骨;午后,于颐养驿站理疗康养;暮色里,居家便能享受贴心照料……一幅“老有所乐、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温暖画卷,正随着民生温度的持续攀升徐徐铺展。(丁彤彤 刘秀敏)

初审编辑:康梦芸

责任编辑:赵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