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医养服务扎根社区 托起老年人幸福梦

2025-09-05 17:07:06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陈子昊

  大众网记者 张小倩 通讯员 高艺飞 宋姿怡 东营报道

  桑榆晚景,如何解锁人生下半场的精彩?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医养结合作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关键抓手,系统布局、创新实践,着力构建覆盖全域、满足多元需求的医养服务体系,让老年人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

  安享晚年有“医”靠

  日前,开发区胜利街道胜宏社区家庭医生王建梅提着出诊箱叩开了脑血栓患者陈老伯的家门。

  87岁的陈老伯因脑梗长期卧床,王建梅作为她的家庭医生,定期上门巡诊,进行体格检查。

  “老伯,今天先量个血压。”王建梅轻声唤醒床上的老人。血压计显示收缩压132毫米汞柱、舒张压87毫米汞柱。“血压正常,但需注意压疮风险。”

  翻开王建梅的家庭医生巡诊记录,一页页工整的字迹记录着老人的健康变化:7月18日,陈老伯血压轻微波动,无其他不适;8月13日,为陈老伯做康复训练指导,按摩腿部肌肉、做屈腿运动,防止肌肉萎缩……

  这份温暖而专业的服务,正是开发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的缩影。目前,全区家庭医生签约老年人数达3.4万余人。通过“诊室+巡诊+远程”多维模式,切实做到“小病不出门,慢病有人管”,构建起广覆盖、高响应的居家医疗服务体系。

  能够及时响应并处理老年人的突发医疗需求,正是医养结合模式的核心优势。舒适整洁的病床,功能齐全的谈心室、关怀室、治疗室……东营圣歌康复医院是开发区重点支持的医养结合服务机构,除了配置专业的医疗团队外,还为养老机构中有更高医疗需求的老年人,专门开通了前往北京脑血管医院、胜利油田中心医院等合作机构的就医“绿色通道”。这一举措不仅畅通了危急重症的上行救治通道,也为后续的康复治疗等下行衔接奠定了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与东营圣歌康复医院处于同一院区、仅一门之隔的是东营圣歌养老中心。一扇门,连通了“养老”与“医疗”,真正满足了老年人高品质养老与专业医疗服务的双重需求。

  有一种幸福叫“养老不离家”

  垂暮不离亲,养老不离家,是多数老年人对晚年生活的期盼。为回应群众的热切期待,开发区创新性推出社区嵌入式医养结合模式,以“小而精”的功能布局破解服务供给与老年需求衔接的难题。

  走进位于东城街道清风小区的九星居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小院干净雅致,绿植环绕,玻璃房阳光充足。老人或在护理员的陪伴下散步,或聚在一起聊天晒太阳,闲适惬意。门口设置斜坡,装有专用电梯,卫生间有洗浴座椅……相关设施都进行了适老化改造。

  嵌入社区开展养老服务工作,让九星居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养老服务功能。“目前,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主要提供三类养老服务,针对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及术后康复人群开展24小时托养服务,面向卧床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上门夜间陪护服务,同时也为半自理老年人提供必要的生活类协助服务。”九星居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副院长王海珍介绍道。

  “这种上门护理服务真是帮了我们大忙!”82岁的刘长花老人患有30年支气管炎,腿脚不灵便,近期因一次意外摔倒导致右侧胳膊骨折,其家属求助九星居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后,医护人员上门为老人提供上门助餐、康复按摩、健康指导等一系列服务。

  如果说医养中心是守护长者幸福晚年的“中枢大脑”,那么社区嵌入式医养结合则是将银龄守护延伸到居民家门口的“神经末梢”。该模式有力推动“养老”向“享老”转变,为老年人的幸福生活绘下温暖底色。

  “智慧+中医”碰撞新火花

  当“老有所养”遇上科技赋能,会为老年人的生活带来怎样的改变?

  “小李,我这两天有点头晕,应该怎样调理?”日前,70岁的独居老人张大爷坐在家中,轻点智能遥控器,通过智慧医养平台的“云诊室”,与签约家庭医生李敏进行视频问诊。

  结合老人的高血压病史和近期健康档案数据,李敏通过云诊室系统快速评估出潜在风险。在完成细致的在线问询和初步指导后,李敏表示将登门问诊,针对张大爷身体情况进行更详细的检查。

  足不出户,问诊、咨询、风险预警一气呵成,必要时专业团队即刻上门,望着这套智慧医养设备,张大爷眼神里满是安稳与踏实。这小小的呼叫系统,已成为了他安度晚年的“守护哨”,静静地传递着暖意与安心。

  近年来,开发区依托家庭医生服务体系,搭建智慧医养服务平台。老年人可通过穿戴智能设备将采集到的血压、血糖、心电等健康数据上传至云端平台进行分析,实现疾病风险早发现、早干预,让健康管理触手可及。

  此外,在推进医养结合的过程中,开发区借助中医药医疗、预防、保健、养生等“简便廉验”的独特优势,着力构建“生活照料+医疗服务+中医药保健+中医养生”四位一体的新型健康养老模式。

  居民杨大妈因高血压和骨关节炎,每逢换季总被关节酸痛和血压波动所折磨。胜东医院的张医生通过体质辨识,判断杨大妈属“肝肾阴虚”,好比树木根基缺水。由此,他建议重点在膝关节和腰部每周安排两次艾灸和温和的推拿。经过半年调理,杨大妈的血压更稳了,止痛药用量减少了,换季时关节的酸痛也大大减轻。“以前吃药是‘救火’,现在中医调理是帮我从根儿上养身体,感觉整个人都经得起风雨了!”

  从诊疗机构的专业照护,到社区嵌入式医养的驻点诊疗,再到失能老人的上门服务,开发区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正编织一张细密而温暖的网,让每一位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加舒适、幸福、美好。

初审编辑:康梦芸

责任编辑:赵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