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城街道文兴社区:“三链”协同织就文化治理新图景

2025-10-17 18:18:52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陈子昊

  大众网记者 陈子昊 通讯员 刘园园 东营报道

  “下笔要稳,中锋行笔,方能展现书法的筋骨神韵……”

  在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城街道文兴社区的书画社里,志愿者正轻声指点着运笔要领,十多位小学员神情专注,宣纸上渐渐浮现出虽显稚嫩却笔触分明的横竖撇捺。转角处,书吧静谧,孩子们围坐一起,在志愿者的陪伴下沉浸于阅读世界。这些日常发生的温馨场景,正是文兴社区以文化滋养社区、探索治理新路的生动缩影。

  “以前闲暇时多半在家看电视,现在每周都盼着来社区,学书法、下围棋,还能用参加活动攒的‘文化积分’兑换生活用品,日子充实多了。”居民张晓琴的笑语,道出了社区空间焕新带来的直接获得感。

  为了让文化服务触手可及,文兴社区精心构筑起一个立体化空间体系。社区600平方米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如同社区的“文化心脏”,内部设置的围棋室、书画社、演武堂等功能区,精准契合了从孩童到长者的多元化需求。

  “在家门口就能学书法,孙子还有免费美术课,咱社区的文化活动太贴心了!”王阿姨的感慨,印证了社区文化服务的精准有效。这里的成功,在于社区围绕全年龄段需求,从队伍、场景、课程三方面打造的精细文化服务体系。

  社区以党建为引领,把本土能人“聚”起来,组建了多支专业队伍:红色基因志愿服务队的退役军人们将革命故事带到了千家万户;创琦志愿服务队的成员们用帮老人拍照、教学手机使用等贴心举动传递着邻里温情;大学生志愿者们则成了周末的“孩子王”,带着孩子们探索艺术的奥秘。同时,无论是从“戎耀家园”国防教育中心的沉浸式体验到文兴书院里琳琅满目的课程,还是从适老书法课到职场礼仪讲座,丰富多彩的内容供给让不同年龄层的居民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小天地”。

  为形成共建共享的文化治理生态,文兴社区通过资源整合、志愿联动和产业反哺,构建起了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守护家园志愿服务队”,通过精准对接居民需求,已开展各类活动300余次,累计服务时长达1851小时。社区打造的“文兴烘焙坊”和“文兴东城”文创品牌,不仅开发出独具特色的产品,更实现了“文化赋能产业、产业反哺民生”的良性运作,为社区文化建设提供了坚实支撑。

  从一方墨香弥漫的书画社,到欢声笑语的广场活动,文兴社区通过空间、内容、运营的紧密协同,让文化如同阳光、空气和水,自然流淌进居民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在这里,文化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概念,而是融入日常的温暖实践,为新时代社区治理描绘出一幅充满生机与温度的动人画卷。

初审编辑:康梦芸

责任编辑:赵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