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赵静
责任编辑:鲍梓欣
大众网记者 赵菲菲 东营报道
2024年7月,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授予东营市垦利区残联“阳光助残志愿服务基地”称号。近年来,垦利区残联紧盯残疾人群体需求,创新打造“阳光·爱立方”助残志愿服务平台,构建服务“N次方”关爱模式,推动全区助残服务全面升级,共创残疾人幸福生活美好家园。
“阳光·爱立方”助残志愿服务平台建设,作为全市唯一入选项目,列入2023年全省残疾人事业发展创新试点,并在中期工作评价中被评为“优秀”等次。2023年7月,垦利区承办了全市志愿助残阳光行动现场观摩会。“阳光·爱立方”助残志愿服务项目分别被市、区文明办评为2023年度“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典型经验被《东营改革专报》《垦利改革》采纳刊发。今年7月11日至12日,2024年全国志愿助残阳光行动主题日暨山东省“聚力如康 共享阳光”文明实践志愿助残服务项目展示交流活动在垦利区举办,现场观摩了区“阳光·助残”政务服务大厅、区志愿助残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左一村“如康家园”助残志愿服务驿站、“阳光关爱·康复医联体”项目,区残联作了典型经验交流。
实现运行规范化。统筹助残服务资源,探索创建“阳光·爱立方”助残志愿服务平台,在中心城区设立1个残联志愿服务总站,在村(社区)设立22处志愿服务驿站,以城乡阵地全覆盖为依托,建立“项目征集—分配—实施—积分奖励”闭环工作机制,形成“总站统筹收配项目、驿站走访办理反馈”工作架构,推动平台规范化流畅运转。
实现力量多元化。依托全区353个村(社区)残协,组建“残协+村两委+党员”的志愿服务队伍,开展帮扶残疾人活动,并广泛吸纳社会力量助力助残公益,有力保障助残志愿服务常态化开展。目前,全区已成立助残志愿服务组织160余个,在册会员达4400余人。
实现项目精准化。以残疾人切身需求为导向,依托“阳光·爱立方”助残志愿服务平台孵化公益助残项目,探索开展助残志愿服务项目公益创投,积极引导专业社会组织支持参与,已开展“向阳花开 心灵成长”“艾满如康”“蒲公英”等20余个志愿助残项目,为残疾群众送去中医理疗、心理辅导、文艺演出、健康义诊等贴心服务,惠及6000余人次。
实现服务常态化。成立“阳光守护”爱心基金,帮扶困难残疾人家庭、慰问如康家园和儿童康复机构。爱心企业、志愿者在“六一”儿童节、端午节、中秋节期间,走进儿童康复机构、如康家园,送去慰问品400余份。
实现工作融合化。将助残志愿服务与大康复业务融合,创新开展“阳光关爱·康复医联体”项目,在康复大厅,由专业康复志愿者为残疾人做专业康复训练服务,医疗志愿服务队定期到如康家园、儿康机构、重度残疾人家庭,进行个性化精准诊疗服务。
实现保障长效化。区委、区政府印发《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带头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督促用人单位安置残疾人就业,推动安置残疾人254人次。抢抓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机遇,近年来,帮助428名就业困难残疾人安置公益性岗位。在区政务服务大厅打造全省首个政务服务助残驿站—“阳光·爱立方”政务服务驿站,创新设置开放式售卖专柜,“一物一码”展示残疾人手工艺品,群众付款自取,残疾人在家中即可线上收款,已自助销售残疾人手工作品500余件,助残增收2万余元。
下一步,垦利区残联将按照“资源融合、平台融合、工作融合”理念,统筹各方力量,提升助残效能,让助残服务更有温度更有力量。
初审编辑:赵静
责任编辑:鲍梓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