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龄互助情暖夕阳 志愿服务绘就农村暮年新景

2025-04-09 16:16:3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赵菲菲

  大众网记者 赵菲菲 东营报道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即使已经“银发飘飘”,有些老年人仍然有使不完的劲,能干许多事。在东营市垦利区垦利街道左一村,不少银龄志愿者发扬着为民服务不言老的精神,组成志愿服务队,书写着“夕阳红”的动人故事。

  清晨七点,六十二岁的杨国凤踏着晨露来到村里的敬老院。她熟练地拿起拖把,拎起水桶,在静谧的走廊上开始了一天的劳作,拖把与地面摩擦发出的“沙沙”声,在晨光中显得格外清晰。在垦利区垦利街道左一村,像杨国凤这样的“银发志愿者”共有10名。他们平均年龄60岁,却承担着照顾更年长老人的重任。这支被称为“花甲服务队”的特殊群体,正在用最朴素的方式,破解中国农村养老的难题。

  空心化困局:一个村庄的养老之痛

  左一村这个有1583人的村庄,60岁以上老人占比高达26.5%,其中70岁以上老人达217人。更严峻的是,全村超过一半的青壮年外出务工,留守老人占常住人口的三分之二。

  转折发生在2023年底,左一村开始探索“以老养老”的新模式。经过三个月的摸底调研,2024年3月,由10名低龄老人组成的“花甲志愿服务队”正式成立。服务队主要是通过“小老人”服务“老老人”“二对一”结对帮扶的方式,摸清老人需求,提供精准化服务,同时根据每月对“老老人”进行电话访问、入户巡访等服务,服务内容包含但不限于陪伴聊天,陪伴外出散步、购物,陪同就医,调处矛盾纠纷,居家安全检查等。同时联合爱心团队、慈善组织共同为特殊困难老年人群体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在传统佳节时邀请空巢老人参与社区的文化娱乐活动。2024年以来,举办戏曲类活动3场,幼儿表演慰问活动两场,草编培训活动3场。左一村在特定的月份为老人举办比邻生日会、趣味运动会等。

  服务队的创新之处在于引入了“时间银行”机制。每个志愿者的服务时间都被详细记录,存入个人账户,将来可以兑换等时的养老服务。“我现在每服务1小时,将来就能获得1小时的服务。”65岁的志愿者王阿姨向记者展示她的“时间存折”,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服务内容和服务时长。

  互助网络:从“单打独斗”到“全民养老”

  服务队的另一个创新是构建了“三级互助网络”:健康低龄老人照顾高龄老人,高龄老人中的“能人”为其他老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全体村民通过“时间银行”参与志愿服务。

  村里的李阿姨,六十出头,是大家眼中的“小老人”。王爷爷已过八旬,子女都在城里,独自生活。张大伯主动担起照顾王爷爷的责任。每天清晨,李阿姨总会先到王爷爷家,帮忙打扫院子,看看老人夜里是否安好。闲暇时,李阿姨就陪王爷爷晒太阳,李阿姨还时常帮王爷爷采购生活用品,将新鲜蔬菜送到家中。曹奶奶虽然73岁了,但身体硬朗,也是“小老人”中的一员,她擅长针线活。邻居张奶奶年事已高,眼神不好,衣服破了都没法缝补。曹奶奶知道后,主动上门帮忙。她不仅帮赵奶奶缝补衣物,还为她做了几双暖和的棉鞋。赵奶奶逢人便夸李奶奶心善。

  困局与突破:农村养老的未来之路

  尽管成效显著,但挑战依然存在。志愿者老龄化、专业护理知识缺乏等问题也亟待解决。为了破解难题,左一村链接爱心商家、公益团队等资源到左一养老院开展慈善捐款、义务劳动、养老助残等活动。同时,为了让志愿服务更加专业,左一村整合辖区各类资源,建立了“助老服务保障支持网络”。一头衔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诊所为特殊老人提供上门义诊、一对一照护支持、医疗政策咨询等个性化服务;一头衔接不同的本地组织、社区商家为老人提供所需的服务和物资,如米面粮油、健康体检、家电维修等个性化服务。

  左一村邀请专家给辖区老年人开展了“普法进社区”“健康急救知识讲座”“老年人反诈骗宣传”等系列宣讲活动,进一步提升老年群体的安全意识和健康意识,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真正把左一村打造成了老年群体的幸福乐园。

  在这个小乡村,“小老人”与“老老人”互帮互助,形成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老人们白天聚在一起聊天、下棋、做简单的手工活,互相交流生活经验,生活上有困难的老人也能及时得到其他伙伴的帮助。“花甲志愿服务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志愿服务的真谛和价值,带动了越来越多老年居民加入到志愿服务中来,深刻体现了“退休不褪色 余热亦生辉”。在这里,老去不再意味着孤独和无助,而是开启了充满温情的“第二人生”。

  近年来,垦利区持续推动构建多元养老服务体系,医养康养融合发展,以“一顿饭+”撬动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等为老服务资源集聚,衍生出村级互助养老、银龄共富等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下一步,垦利区将以《垦利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为遵循,通过创新服务模式、丰富服务内容、优化服务方式等措施,以“党建+养老服务”项目为抓手,更好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推动全区养老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

初审编辑:康梦芸

责任编辑:赵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