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05 15:39:00 作者:李伟伟 张乃芹 王丽然 来源:东营日报 我要评论
利津县依托农业资源优势,坚持用工业化理念、产业化思路谋化现代农业发展,做好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文章,培育了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迅速壮大农业产业规模,不断提高农业质量和效益,推动了县域经济发展。
◇规模化
串起致富产业链
【镜头】“年产2万吨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建设项目实现了食用菌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我们成立了天绿食用菌合作社,与菇农签订合同,从菌种供应、技术指导到产品回收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并按最低保护价收购产品,带动4000多户农民发展食用菌。”2月18日,山东绿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忠春说。
【延伸】该县通过正确引导、典型示范、政策扶持等措施,发展了一批加工型、销售型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按照“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生产模式,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发展成集中连片的产业集群,实现了“生产环节”与“销售环节”的有效对接。目前,全县农业龙头企业176家,年实现销售额100多亿元;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306家,带动4万多户农民进入产业链经营。
【思考】“单麻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利津县加大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力度,把规模化作为农业现代化和拓展现代市场的制胜手段,推动了农业产业化进程。
◇标准化
产品“身世”可追溯
【镜头】“基地内蔬菜采用水肥一体化、无土栽培模式种植,黄瓜、西红柿等4种蔬菜已经取得了绿色认证。”2月17日,在志强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内,“农场主”邱志强告诉笔者,他承包了400多亩土地,发展了50多个蔬果大棚,采用“猪——沼——菜”的循环模式,形成了种植业、养殖业与微生物分解有机结合的生态农业良性循环。
【延伸】该县深入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指导生产者按标准组织生产,建立了完整的标准化体系。在全县规划了现代粮棉示范园区、沿黄生态观光农业示范区等七大农业园区,总面积15.7万亩。在合作社、基地、企业等建立17处农产品速测点,实行包装标识管理,严格产地准出检测,从而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管理。全县已认证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原料基地8万余亩、产品60个。
【思考】农业标准化是取得经济、社会和生态最佳效益的必经之路。利津县按照“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化农业发展要求,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升级。
◇品牌化
产品有了“身份证”
【镜头】在汀罗镇毛坨村蔬菜大棚里,生机盎然一片绿意,村民张玉辉正在棚内收割蔬菜。“村里投资300多万元建设了17个高温大棚,采用青岛农业大学无土栽培技术,种植有机蔬菜,并且注册了‘毛坨牌’品牌,每公斤蔬菜卖到了20元,还供不应求呢。”
【延伸】利津县全面实施品牌带动战略,积极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农产品商标注册和品牌认证,以名牌赢得市场。通过建立农产品质量标准、检测和认证体系,指导基地注册商标、创名优品牌。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科技推广体系,与青岛农业大学、省林科院等高校院所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推广先进适用技术,转化农业科技成果,依靠科技培育农产品品牌。目前,全县注册农产品品牌70余个。
【思考】农业品牌化是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手段。利津县大力培育农产品品牌,靠品牌抢占市场,靠品牌增加效益,推动了农业向品牌化方向发展。(李伟伟 张乃芹 王丽然)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