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06 10:03:00 作者:徐永国 蒲创科 孟维红 来源:大众网 我要评论
大众网东营12月6日讯
他喝的这杯水,是耿井水厂深度处理过的水。位于东营市西城的40多万居民都喝上了这样的“深度水”。
而这一切都源于耿井水厂实施的深度水处理工艺。10月28日,耿井水厂深度处理工艺运行。
黄河下游原水水质并非最差
“耿井水厂的水质确实提升了!”供水水质检测中心副主任徐永林告诉记者。如果说居民凭的是感觉,水质检测中心则是用数据说话。
耿井水厂厂长张新柱每天都会多次登录在线监测系统,查看水厂运行曲线和主要水质指标以优化调整工艺流程。他发现,曲线更平稳了,余氯和浊度等指标更优了。这意味着,他们的出厂水更安全、更健康了。
徐永林他们一个月来对耿井水厂的水质进行跟踪检测,结果发现耿井水经过深度处理后,嗅味、三卤甲烷和有机物含量三项指标大幅向好。
刚刚通过山东省供水企业水质检测机构A级评审的供水水质检测中心,负责对供水公司所有黄河源水、水源地、出厂水和管网水进行全方位检测,其中每周一次对制水中间环节和出厂水进行检测分析,每年对出厂水和管网水按106项国标做两次全面分析。
徐永林所说的3个向好的指标,嗅味是一个比较前卫的指标,通俗地说,这是个感官指标,也就是人们说的口感。
“嗅味以前每升10毫克,现在检测到的数据是每升2毫克。”徐永林说。目前,山东省仅济南、青岛和胜利油田供水公司有能力检测嗅味指标。
三项指标中,三卤甲烷因对人体健康影响最大而备受瞩目,它是在水处理和管网输送过程中的消毒副产物,这一指标,新国标要求不超过1,深度处理后,耿井水厂出厂水的三卤甲烷指标由0.8大幅降低到0.4。
油田所在的黄河口地区,黄河是唯一的淡水水源。通常,人们认为黄河下游原水水质最差,事实并非如此。由于花园口以下黄河成为地上河,污染很难排入河道,加之泥沙的吸附沉淀作用,黄河下游原水水质反而比中游要好。再加上供水公司采取的水源生态修复、常规处理工艺改造和常规处理工艺强化技术等多项有效措施,使油城生活饮用水水质稳步提高,7座水厂提前3年达到了新国标中规定的106项指标要求。
国家标准只是合格线
东西城之间,有一座碧波荡漾的水库,从空中俯瞰,像镶嵌在城市中间的一粒珍珠,这就是耿井水厂,其供水范围主要是东青高速路以西的东营区西城,服务人口约40万。
细心的人们会发现,在靠近西一路耿井水厂厂区,今年新添了4座银灰色建筑,供水公司党委常委、副经理高树福告诉记者,那些新建筑里,有刚投产的深度水处理设备。
2006年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颁布前,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指标为35项,新标准增至106项。“国家标准只是合格线。”高树福介绍,各地都在想方设法提升饮用水水质。比如东营市以新建安居小区为主,在东城实施管道直饮水工程。
据介绍,水质提升改造主要有水厂集中处理、水厂分质处理和小区分质处理三种模式。目前国内城市如上海、北京、深圳等,集中供水区域仍以水厂集中处理为主。
“喝水应兼顾健康,而不仅仅是为了生存。”高树福这样描述深度水处理的意义。研究表明,水中有害物质特别是挥发性有机物,被人体吸收的比例大致是:1/3口腔摄入,1/3在洗漱和洗浴时由皮肤吸收,1/3在洗浴时随水汽或气溶胶经呼吸道吸收,通过饮水吸收的有害物质仅占少数,因此凡与人体有接触其他用水也应满足饮用水卫生标准。
耿井水厂的供水区域和模式是典型城市供水。目前,国内深度水处理工艺普遍采用生物膜处理和“臭氧—活性炭”深度水处理两种工艺。经多方调研论证,供水公司最终选用“臭氧—活性炭”深度水处理工艺,即将经过水厂常规工艺处理后的出水,再次进行“臭氧-活性炭”深度处理,然后进入供水管网。
经过两年升级改造建设,10月28日,耿井水厂深度处理工艺正式运行。尽管水质口感提高了,但高树福认为,目前水质状况还不是深度处理工艺的最佳状态,待生物活性碳运行一段时间以后,会生成一层微生物膜,指标还会进一步向好。
老小区存在“最后一公里”问题
从立项到正式运行,不到三年时间,耿井水厂水质实现了大跃升。
耿井水厂新建的银灰色建筑里,原有常规水处理工艺生产的水,在出厂前,再次提升进入新建的臭氧接触反应池和活性炭滤池,通过臭氧化学氧化、臭氧灭菌消毒、活性炭物理化学吸附和生物氧化降解四个环节,进一步去除水中对人体健康有不良影响的有机物、氨氮、嗅味等,同时改善出厂水口感。
因为老旧小区管网存在二次污染的可能,少数居民家里的水质未必会同比例提升,尤其是供水管线比较陈旧的小区,存在所谓“最后一公里”问题。
实际上,管网二次污染概率已大大降低。2008以来,油田累计完成52条257.17公里的供水市政管线调整改造、65公里的小区管网更新改造及7.39万户的水表出户改造,这些工程措施有效降低了出厂水水质的二次污染。
饮用水水质提升是民生工程,也是社会责任,像这次耿井水质提升,受益人口就超过40万。按照规划,其他条件成熟水厂也将逐步实施水质提升。
这却是一个令供水企业纠结的问题。耿井水质提升,投资7800万元,每立方米水成本增加近0.2元,这对油田第二大亏损企业供水公司来说,是个不小的负担。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